本报记者章海英
本报通讯员李佳宁 陈 能
近日,在三门县海游街道祥和村“共富工坊”,整齐排列的缝纫机工位上座无虚席,伴随着缝纫机的转动声,女工们在工位上忙碌着,不一会儿,童纱裙、装饰旗帜等产品就显露雏形。
该工坊由三门县农业农村局以及海游街道出资改造,以纺织加工为主,对员工的技术、体力要求较低,按件计薪,工作时间自由灵活,十分适合家庭妇女以及体弱群体。
“工坊里的女工大多是居住在周边的村民,在这里工作离家近,时间自由,还能兼顾家庭。”工坊员工黎玲玲对现在的工作非常满意。为提升员工技能,工坊定期开展职业培训,熟练工每月收入能达四五千元。
“将‘共富工坊’办到村里,为的是让周边留守劳动力和低收入农户能在家门口就业。”祥和村“共富工坊”负责人陈福介绍道,在工坊长期上班的员工有50余名,还有部分村民选择在家工作,工坊会送物料上门。目前,该“共富工坊”已带动附近300余人再就业。
今年以来,三门全方位升级共富项目,利用乡镇(村)闲置土地、房屋创办厂房式工坊、车间式工坊,同时发展分散加工的居家式工坊,全域推进“共富工坊”建设,在10个乡镇(街道)优选了35个点位,多点开花又相互串联,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产品加工、来料加工和手工工艺等业务,通过送项目到村、送就业到户、送技能到人、送政策到家,有效帮助农户稳就业、促增收。
组装、固定、检查……在统建“共富工坊”里,员工们熟练地组装着节日灯串。该工坊是租用村闲置办公楼改建而成,和普通工坊不同的是,这里的50余名员工都是来自各乡镇(街道)的特殊人群。
除了生产区域,该工坊还设立了休息室、医疗室、娱乐活动室等功能区,定期开展技能培训、体检、健康讲座活动,做到工、疗结合。
“考虑到员工的特殊性,工坊针对性地与企业对接,筛选相对轻巧、安全、简单的工种。”负责人何中豪介绍,除了100%发放劳动收入,工坊员工每天还能享受出勤补贴、免费中餐等福利,加上20%的政策奖励,每年能增收上万元,大家的工作参与感和自我认同感也越来越强。
为促进“共富工坊”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三门还出台“共富工坊”奖补办法,在就业、岗位、购置加工设备、场地租赁、保险、岗位培训等方面进行补贴,鼓励市场经营主体、农户、企业以及村(社)共同参与到“共富工坊”建设中。
三门县乡村振兴促进中心副主任郑拥军表示,在全县范围开展“共富工坊”建设,是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的有效举措,通过“共富工坊”的全域铺开,今年年底可实现“带动就业1万人、户均增收1万元”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