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水平党建联盟建设激活共同富裕新动能

高桥:探索“富美八法” 助推乡村共富

浙工大学子“青说青听”理论宣讲团进村宣讲

街道领导到联盟村督察村项目工作进展情况

高桥街道“头雁领航 村村比拼”工作述职会

高桥街道小橘灯“共富工坊” 许灵敏摄

高桥街道米面文化公园

本报记者许灵敏 本报通讯员黄晓琳文 陈文女摄(署名图片除外)

“你手脚麻利,上个月比我多赚二百。”

“我媳妇让我别太累,做得开心就好。”

……

一群头发花白的老人,围着一排排小操作台,手中做着工艺饰品,你一句我一句开心地聊着家长里短……这是记者日前在黄岩区高桥街道小橘灯“共富工坊”看到的暖心一幕。

“守牢红色根脉,解密共富密码。”高桥街道党工委书记章建荣说,近年来,按照“片区统筹、强弱帮带、共建共享、产业联兴、优势互补、共同富裕”原则,高桥街道创新探索“富美八法”,串联片区资源优势,迭代升级“共富路径”,党建联盟赋能发力,“活血”致富落地见效。

“富美八法”得到黄岩区委区政府的肯定,区里要求继续深化推进,以高水平党建联盟建设激活共同富裕新动能。

〉〉〉“输血”共富 从堡垒共筑到校地合作

加入“高桥美丽乡村党建联盟”的,有下浦郑、杏林、大埭、石牛渡、高丰、东星等6个行政村,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近万名村民“结盟”发展。

“目标是共富,核心是辐射。”缘何要将这6个村联盟?街道办事处主任陈琦解释,这些村虽然彼此相邻,区位集中,但发展参差不齐,尤其是个别村特色产业缺乏、发展后劲欠缺、致富能力不足,需要强村帮扶和携带。“因此,在党建引领下,联盟是一种选择。”

联盟后,首先开始互相“输血”共富,采取堡垒共筑、校地合作、金融增氧等富美举措推进。

所谓的堡垒共筑,就是以“联盟议事厅”为阵地堡垒,通过开展共富讲堂、党日共学、擂台比拼、强弱帮带等共建活动,“携手各方力量,凝聚多维智慧,整合各种资源,谋取共同发展。”街道农办主任陈敏军介绍,联盟内,大家共同制定发展目标和村级发展规划,比较不同的“干事清单”,然后不定期研判和梳理弱村的困难和短板,运用各种途径和方式,交流强村队伍建设、致富经验、村务运行等好做法、好模板,从而激活红色引擎,共享振兴红利。

日前,在街道组织的一季度“头雁领航 村村比拼”工作述职会上,记者看到,在下浦郑村的米面加工场前,村委会主任林保平拿着高音喇叭,和来自周边村的40多位村干部面对面交流,介绍米面传统产业如何转型升级,怎样向走规模化、机械化,以及如何提升污水处理能力等,共商乡村共富之策。

为了打造新型米面小镇,帮助高桥建强村干部雁阵队伍、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开拓片区富美新思路,联盟通过“校地合作,党建联动”方式,与浙江大学签订了米面产业振兴合作意向书,依托“米面振兴论坛”和“青说青听”青年科学家理论宣讲团等载体,不定期输送专家名师进行传授。据了解,在浙江大学团队的支持下,米面小镇概念规划顺利通过评审。

“我们这些土专家离不开科技的沐浴和洗礼。”下浦郑村年富力强的“面二代”胡晨戬就是在合作团队的指导下,成功研发了口感风味更佳、营养价值更高的七彩米面,在不久前举行的台州市首届文化精品展上一炮打响。

除了向高校“借血”“取血”,联盟还借助金融“增氧”,使服务更加精准,联盟先后与黄岩农商银行、泰隆银行、民泰银行等达成战略合作协议,采取项目化、载体化合作模式,精准对接共富需求。如黄岩农商银行(高桥支行)授信6亿元支持联盟产业振兴发展,其中农户小额信用授信覆盖率达95%以上。还有联盟内一些村干部,以及有创业创新的能人被泰隆银行台州分行聘任为“乡村振兴发展顾问”,担当银行和与联盟的桥梁纽带,一些农村农业项目出现资金需求时,手续更加简化和便捷,让金融活水更好地滋养联盟这片“沃土”。

〉〉〉“造血”创富 从“心脏搭桥”到“云上赋能”

借血、输血能够帮助发展滞后村共同富裕,但想要拓展创富空间,最终还是要依靠自身的“造血”功能。

眼下,在全省实施的绿色转化财政专项激励资金,正发挥着农村振兴的杠杆作用。

为此,高桥街道采用“心脏搭桥”“云上赋能”和“借梯登高”等“富美法”,不断为集体经营性收入偏低的村提供造血路径。

“我们也不能浪费或错过这样的契机。”陈琦告诉记者,为加快建设“米面小镇”这一联盟核心,按照“一核多维”模式,通过党建“+项目”“+产业”“+农旅”等方式,因地制宜引导联盟成员投身乡村振兴,辐射引领作用非常明显。

经测算,省绿色转化财政专项激励资金可撬动社会资本3600万元,单米面产业园就吸引了1500万元。

最重要的是,在“米面小镇”的带动下,片区种植大户、加工作坊和从业人员等不断积聚,2021年,通过土地流转经营,集中向种粮大户流转连片土地水稻种植面积近2000亩,为全产业链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这样一来,我们在土地经营上也吃了‘定心丸’,有了市场保障。”种粮大户叶锡金感慨道。

项目的支撑和引领,离不开“软环境”的优化。“这也是内部造血功能的重要一环。”据介绍,高桥街道借助数字化改革的东风,正在加快乡村数字化云平台建设。今年初,通过市场化运作,投资150万元建设“下浦郑乡村小脑”,成功建成台州第一个村级数字平台,开发E村通、智慧党建、智慧治理、规划建管、便民服务和数字监督等功能模块,实行无死角、全时段、多功能、精准化的云上综合治理新模式,将有效治理转化为共同富裕所必要的软环境,打造新时代村级治理样板,成功实践了黄岩独创的“三化十二制”,实现“云上赋能”。

当然,由于历史原因及资源制约,当下一些集体经营性收入偏低的村还存在诸多发展瓶颈,亟需破解,联盟内的个别行政村经营性收入渠道不足,也有不少闲散劳动力需要谋求出路。

为此,联盟村整合国企力量,合资成立“强村公司”,也叫联兴公司。记者了解到,现在国有企业浙江大环物业有限公司与联盟村合资的强村公司,就是实行“按股分红”方式,其中国企占51%,联盟占49%,共同经营物业管理、绿化保洁、劳务服务等。“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可以优先照顾这强村公司的经营业务,从而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增收。”陈琦说。

同时,眼下在黄岩各地创设的“小橘灯”共富工坊,在这联盟内也搞得有声有色。

“哈哈,我们90多岁老人还能在家门口‘上班’领工资。”日前,记者走进设在高丰村的工坊,老人们一边干着手工活,一边谈笑风生,场面煞是暖心。

工坊老板谢卫芬告诉记者,工坊吸引了联盟村六七十位60岁以上老人来“上班”,最大的有92岁了,每年给这些老人合计带来增收约60万元。“我们可开心了,每天来工坊干活,下午领了现金工资,然后直接去菜场买菜。”采访中,82岁的金义顺老人风趣地说。

〉〉〉“活血”致富 从产业升级到颜值提升

乡村振兴最终要落实到致富上,党建联盟能否落地见效,要看它能否给联盟主体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体现在产业升级和农村环境改善上,就是“颜值”提升。

拿“米面小镇”来说,让传统

产业焕发生机,让产业链凤凰涅槃,关键在于升级。据记者了解,米面产业园,眼下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产业振兴2.0工程,按照集聚化、自动化、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等发展方向,着力破解瓶颈制约,扩大产能。

因此,园区内原先零打碎敲的生产户联合成立了米面生产公司,实行公司化运营,绝大部分“面农”参股。“这样,我们的经营水平和生产效率大为提高,米面批发价每公斤6元提至10元左右,村集体和村民实现‘双丰收’。”

让人振奋的是,一套年产3000吨的全自动生产线和投资1000多万元的配套厂房,现在正在紧张建设,一旦投产,米面年产量可从原先的350万公斤增至700万公斤,产能倍增。

党建赋能,联盟发力。通过不断地输血、造血,联盟主体村像是注入了一股股“活血”,进入新一轮的环境整治——除了全力推进米面文化休闲观光中心、“七彩田园”、永丰河绿道景观提升和主干道路面改造等,6个联盟村都协调推进美丽庭院建设,实现集体华丽转身。

“干部,干部,就要干事。”5月26日,记者来到联盟成员单位大埭村,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胡峰已当了8年村干部,谈起村庄近年来的变迁,信心十足。他介绍,甬台温高速和永丰河分别从东西两头穿村而过,交通便捷,但之前由于缺乏产业支撑,集体经济薄弱,村庄环境脏、乱、差。“现在经过三期‘美丽庭院’改造,村庄像是洗了一把脸。做了第四期,将会更上一层楼。”

一路走来,大大小小的村道干干净净,村民房前屋后建起一个又一个小花园。最让人赏心悦目的是,村中央的池塘改造,原先是村民的垃圾场,经过清理和修缮,池水清澈如镜,池边杨柳依依,绿萍茵茵。长廊凉亭,成了老人们休憩、聚聊的首选地。

“过去跟现在没法比,以后会越来越好。”

“儿子叫我住城里,我才不去呢。”

来到村西的永丰河畔,成群的老人围坐在河边的凉亭里,说说笑笑,开怀畅聊,说起村庄的环境变化,他们交口称赞。

据胡峰透露,尽管大埭村的美丽庭院建设也是通过项目化进行,但在联盟内机制更加灵活,有些通过“一事一议”单项进行,有些通过乡贤捐赠,联动改造。“随着甬台温高速抬升扩建工程开建,相信大埭的明天会越来越好。”

目前,下浦郑、杏林村、大埭村等联盟村的美丽庭院建设已显现成效,高桥油菜花节、稻田丰收节、荷花节等各类农旅节活动,每年吸引游客10余万人次,创收“美丽经济”超千万元,“活血”致富尽展美丽风采。

2022-05-27

以高水平党建联盟建设激活共同富裕新动能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45959.html 1 3 <p> 高桥:探索“富美八法” 助推乡村共富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