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全媒视界

用步伐丈量每座山,用刮刀与垃圾钳去除山间“牛皮癣”

“蜘蛛人”:游于山间的“清洁工”

队员们带着垃圾准备下山。

岩降需要技术更需要勇气。

绳索是岩降的必需品,关乎到生命安全。

只能用岩降,才能捡到垃圾。

队员们在树丛中捡垃圾。

队员们做好准备工作,开始向下降。

更多新鲜资讯 下载“台州新闻APP”

扫一扫 观看精彩视频

腰挂蛇皮袋、手握垃圾钳、双脚蹬住岩石下降,在山林崖壁间纵横,或依附于垂直石面,或穿行于瀑布溪流……温岭有群“蜘蛛人”,穿梭于石夫人山、方山、寿星岩等景区的峭壁间,捡拾垃圾,守护温岭“石文化”。

他们是速降爱好者,是翻跃在温岭山水间的“清洁工”。

本报记者朱丽荔/文 孙金标/摄


“蜘蛛人”需“考核上岗”

前不久,温岭石夫人山迎来“常客”——温岭蓝天救援队和温岭慈善义工志愿者。队员们穿戴专业的速降装备,娴熟地从山顶爬到山腰,一上午的工夫,捡了一麻袋垃圾。

现如今,在温岭的各个风景区,活跃着不同志愿组织的身影,温岭蓝天救援队、台州安邦护卫队、温岭慈善义工志愿者、温岭市徒步运动协会、温岭天鹰救援队……他们一起用步伐丈量每座山,用刮刀与垃圾钳去除山间“牛皮癣”。

“速降对人的身体素质是有要求的,不是所有人刚来就被允许在崖壁捡垃圾。”温岭蓝天救援队队长王青苗说,“这项技术源自高山探险下撤保护技术,在抢救、运输和军事、警事突袭行动中也经常使用,后来演化成与攀岩、蹦极等类似的极限户外运动。”

从普通志愿者升级为速降队员,蓝天救援队有着严格的考核标准。攀岩、跨越障碍、力量训练……只有通过层层考核,队员才能“正式上岗”。“我们要在确保自身安全下,才能更好地开展志愿活动。”温岭蓝天救援队队长王青苗说。

2014年成立的蓝天救援队,于次年就成立了“悬崖垃圾清理”小分队。谈起初衷,队长王青苗回忆,当年百丈岩训练,队员降到谷底,双脚就深陷垃圾,周边满眼垃圾、臭气熏天,这种情况在各景区内普遍存在。后来,在黄山,看到有专业人士负责清理崖上垃圾,回来便发动救援队,利用自身速降的专业素养,为温岭的山脉“美容”。

是困难,也是乐趣所在

“八年时间,我们一共开展百来次悬崖清洁活动,也清理了10来吨垃圾。”蓝天救援队队长王青苗说。

活动的开展,是一次次困难解决的过程。王青苗介绍,现在游客都有错误的认知,觉得垃圾扔得近不美观,索性就扔远点。可他们不知道,这样的后果就是,速降队员们需要更加深入丛林,才能捡得垃圾,大大加重了任务量。

“腿上又被蚂蚁咬了。”刚结束石夫人像上垃圾清理的队员王强,挽起裤腿指着红肿一片的皮肤说,“这是常有的事,已经习惯了。”每次深入树林,队员们总会被蚊虫叮咬或是树枝刮伤。

郑香英是蓝天救援队为数不多的女队员,胆识却不输男队员。

提及第一次登上崖壁捡垃圾,郑香英印象深刻,“当时望着下面数百米的高度,我心是麻的,脚是抖的,但又十分兴奋,这是一种自我挑战,也是做公益的收获。”

作为女队员,体力不支是需要克服的难点。由于没有支撑点,郑香英在山间捡垃圾时,绳索一直绑在腰腹间,工作时间一长,屁股和腰就会酸痛,有时遇到雨天,雨水浸湿垃圾,整个麻袋的重量增加,也加大了她向上攀爬的难度。但郑香英觉得,这不只是单纯地做公益,也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是一种带给她快乐的方式。

乐做文明倡导者

“哎呀,他们好危险啊!”“太阳暴晒下这样捡垃圾还不求回报真的了不起!”……

“蜘蛛人”所在之处,吸引了游客的目光。他们在践行文明的同时,也成为文明的倡导者。

“有时候,我们会收到游客送来的矿泉水、便当之类的食物,甚至还会主动加入我们,帮我们拎从悬崖上捡上来的垃圾。”王青苗笑着说,“看到游客们的一点点变化,说明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很开心。”

如今,温岭“蜘蛛人”队伍在壮大,崖上的垃圾在减少,青山绿水间,少了许多扎眼的“牛皮癣”。

“我们一次活动时间大约4小时,捡三四十袋垃圾,重约两三千斤,希望以后活动时间越来越短,垃圾越来越轻,环境越来越好。”王青苗说。

2022-06-10 用步伐丈量每座山,用刮刀与垃圾钳去除山间“牛皮癣”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47282.html 1 3 “蜘蛛人”:游于山间的“清洁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