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周子凝
7月26日进入“中伏”,热浪滚滚,让人倍感烦躁。同样“抓狂”的,还有小动物们。
入夏以来,全市70余家犬伤门诊就诊人数不断上升。市疾控中心数据显示,6月份全市犬伤暴露人数达6000余例。
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受到动物咬伤?一旦咬伤该如何处置?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科主管医师郑翔提醒,养宠物人士应做到文明、规范,尽量少挑逗宠物,尤其是野外的流浪动物。一旦被咬伤,要及时前往犬伤门诊规范处置。
被动物抓咬需规范处理
市民许女士养了一只泰迪,前几天更换狗粮时,狗突然起身攻击。当时,她并未穿长裤,小腿处被抓出一道两三厘米长的伤口。
好在许女士有多年养宠物的经验。她当即在家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0余分钟,随后前往附近的犬伤门诊就诊,并无大碍。
“夏天天气炎热,人们衣着单薄,皮肤暴露多,就增加了被宠物攻击的风险。”郑翔说,理论上,所有哺乳动物如猫、狗、狐狸、黄鼠狼及蝙蝠等,都有可能传染狂犬病,它的致死率几乎100%。
他介绍,狂犬病是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兽共患,多见于狗、猫等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其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大多数狂犬病发作都是与被犬咬伤相关,极少数是因被猫等其他动物抓咬。
“一旦被动物咬伤,市民要立即用肥皂水连续冲洗15分钟以上,若身边没有肥皂水,用清水冲洗也有一定效果。清洗后,前往就近的犬伤门诊,医生会评估暴露情况再进行相关处置。”他建议。
“相关研究证明,狂犬病病毒的潜伏期通常为1至3个月,99%的狂犬病是在被抓咬的一年内发作,超过1年再发病的情况极少见。如果是头面部或其他神经分布密集的部位,被有狂犬病的动物咬伤,潜伏期则更短,发病也更快。”郑翔说,在不能确定猫狗是否健康时,千万不要用脸去蹭它们,若遇上动物咬人时,尽量保护好头面部。
文明养宠减少抓咬率
“被动物抓咬后,市民接种狂犬病疫苗应当按时完成全程免疫。按照程序正确接种,对机体产生抗狂犬病的免疫力非常关键,只有按程序打完,才能确保预防效果。”郑翔提醒,在日常生活中,养宠物人士还要做到规范、文明养宠物,一方面注意对家养的毛犬类宠物进行圈养,及时带自己的犬类等宠物接种相关动物疫苗,平时不要与其过分亲密,儿童、老人不要去随便挑逗它们,尽量不要去触摸动物的绒毛,特别要避免嘴对嘴喂食等动作。
另外,在出门时,市民要养成给宠物系绳的习惯,这样伤人的概率至少能减少一大半。
今年5月1日出台的《台州市养犬管理条例》规定:重点管理区内,养犬人携犬出户应当避开上下班高峰期等时间和人员密集区域,主动避让他人;犬只由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携带,使用1.5米以下的牵引带牵领,且每人牵领不得超过一只;进入公共楼道、电梯等狭小空间,采取为犬只佩戴嘴套、收紧牵引带、怀抱、装入犬笼或者犬袋等安全措施;乘坐小型出租汽车,征得驾驶员以及同乘人员同意。
在有设置禁入标识的公共场所,养犬人需遵守相关规定。此外,没有设置禁入标识的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市民可以遛狗。但在重点管理区内要为犬只佩戴犬牌,要采取有效措施,即时清理犬只排泄物,并且不得放任犬只影响环境卫生、破坏公共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