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早防 科学防 严密防

路桥筑牢防汛防台“安全堤坝”

农技专家指导农民做好高温抗旱自救。

开展应急训练。

财富大道积水点改造。

农业部门工作人员实地指导种植户做好田间管理。

建自动气象监测站点。

应急帐篷搭建。

【核心阅读】

进入汛期以来,路桥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严格落实防汛防台各项措施。各地闻令而动,有令必行,确保关键时刻不掉链子,筑牢防汛防台“安全堤坝”。

本报记者朱玲巧文 路桥区防汛防旱事务中心供图

8月3日上午,路桥区委书记潘崇敏以实地查看、听取汇报等形式,督导防汛防台工作,督促各地各部门及早防、科学防、严密防,确保汛期万无一失。

各地各部门提早落实部署,周密安排,通过清单化抓好防汛防台各项工作,全面开展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标准化建设,织好组织责任、风险防控、抢险救援、灾后恢复、运行保障、数字赋能六张网,筑牢保平安的铜墙铁壁。

提前谋划 提升防汛防台实战本领

目前正值高温极端天气,也进入台风活跃期,防汛防台压力大、任务重,不断增强基层实战能力迫在眉睫。

7月27日、28日,路桥区在飞龙湖畔开展了为期两天的防汛抢险实务培训暨防汛防台演练。

“通过实训和演练,来检验基层队伍的作战水平,确保关键时刻不掉链子,扛起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旗。”路桥区应急管理局局长陈永国说。

此次参加实训演练的有各镇(街道)应急救援骨干、专职消防员等群体,共有9支镇(街道)队伍144人参加。

舟艇操作、水泵使用、应急帐篷搭建、个人防护装备穿戴、急救护理知识宣讲、模拟集结拉动……热浪滚滚下,汗水湿透了参训人员的衣背。

通过点评,参训的9个镇(街道)均如期完成培训,其中横街、路南、路北、金清等镇(街道)获得实训高分。

以练促战,大大提升了基层防汛责任人的实战能力。据了解,目前路桥累计开展防汛防台业务知识专题学习56场次,参加学习4778人,按照省防指要求实现了责任人培训全覆盖;累计开展水上救援、道路封堵、人员转移等演练活动67场次,参演1505人次,观摩1600余人。

路桥区还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全面实行区领导包镇(街道)、镇(街道)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到人。梳理明确各类责任人3001人,全部在“浙江省智慧应急”中予以更新,区、镇街两级责任人报市防指公示,村级责任人在区级媒体公示。

同时,路桥全面检视、评估、修订各类应急预案,不断完善“1+X”防汛防台预案体系。目前,全区共有各类防汛防台应急预案47个,并印发《路桥区应对极端天气灾害(台风洪涝)“五停”“五断”工作机制(试行)》。结合“五断”“五停”操作指南,进一步明确各个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和各等级应急响应下的职责清单。

大网格下还有小网格,层层压实防汛防台责任。路桥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按照水旱灾害防御以防为主特点,督促水库山塘管理单位落实“三个责任人”,并即时进行更新,对相关责任人是否了解自身职责进行抽查,实行汛期内24小时值班制度,做到水情简报每日一报,台汛期加密报送,保证水雨情信息准确、及时传递。

各单位和镇(街道)对照标准,加快推进基层防汛防台标准化建设,查漏补缺,比学赶超,建立了月报制度和会商制度,完成217张村级防汛形势图制作,计划今年10月份完成标准化省级验收工作。

排摸风险 提升工程保障能力

7月份以来,4号台风“艾利”、5号台风“桑达”、6号台风“翠丝”接踵而至,经过东海外围,没有对路桥造成影响,总体上看,入汛至今无明显灾情,未启动防汛防台应急响应。

但是,防汛防台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

目前,路桥区共有5座水库山塘、24座水闸、7.6公里海塘、18个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184个在建工程、260艘渔船等。路桥始终保持高度警醒,抓紧抓实抓细防汛防台各项措施。

为了提高城区内涝积水防御能力,今年路桥共整治易涝积水点位13处。其中,大操场及银丰花园易淹积水点整治项目正在加快推进。该区块地势偏低,再加上排水管网老旧堵塞,如遇连续强降雨极易发生积水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生活。

为解决这个区块的内涝积水问题,通过调研和仔细论证,路桥综合行政执法局采用结合污水零直排整改项目整体提高区块排涝能力的方案,目前已对该区块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完善排水系统,同时对排水口进行管控,整改至目前未发生积水现象。

路桥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对4个地质灾害防范区点位进行整治。其中,受降雨影响,2021年10月13日9时,路桥区横街镇白剑线和新兴路交叉口边坡发生了崩塌地质灾害,虽然当时未有造成人员伤亡及直接经济损失,但目前边坡区稳定性仍较差,存在再次发生崩塌的可能,今年下半年治理后,将对坡脚设置落石挡墙,内侧回填种植土进行种植绿化,沿墙体设置被动柔性防护网,整治后预计达到安全实用兼顾美观的效果。

为了消除防汛防台短板,路桥还持续开展“汛前检查”、“防汛隐患大起底”、“落实省防指风险隐患再排查再整治”等行动,全面排查隐患问题,消除死角盲区。目前,共出动780人次,检查1560处,发现隐患218处,其中已整改178处,正在整改40处。

精准监测 提升科学防灾减灾水平

目前,路桥区还有18处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遇到强降雨,有引发滑坡、塌方等次生灾害风险。

记者从路桥区防汛防旱事务中心了解到,路桥区按照“边应急、边提升”的要求,优化现有监控资源,持续迭代升级,不断规范可视化指挥调度工作,推动防汛防台数字化改革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

今年,路桥在原有防汛防台视频监控135个点位的基础之上,再新建地质灾害、积水涝情监测等功能的视频监控23处,进一步提升防汛防台可视化指挥调度能力,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洪涝台风灾害快速高效应急处置。

在应对台风、洪涝等极端天气时,应用于重点领域危险区域人员转移时的数字化信息工具“安全码”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扫一扫,就能知道我区范围内需要进行人员转移的具体情况。”路桥区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经多轮排查,全区共有危险区域人员1040人,其中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受影响人员录入30人,城乡危房受影响人员录入606人,农家乐6人,海上养殖40人,工棚30人,其他328人,均已明确转移责任人,确保人员对接畅通、转移迅速高效。

同时,路桥区气象局加快推进自动气象站点建设,加密气象灾害高风险区域地面自动气象站网,目前全区已建成37个自动气象监测站,气象观测站网平均间距达到3公里左右,有效提高气象监测站网密度。气象监测站网密度居全省前列。

继续加强水雨情监测,做好分析研判。路桥区水旱灾害防御中心结合今年防灾减灾主题,以2019年利奇马台风为背景模型,设置日降雨300毫米、500毫米的特大暴雨条件,绘制全区最大淹没范围图,进一步提升科学防灾减灾水平。

蓄水保水 确保农作物安稳度夏

“近期连续高温无雨,山体干旱,枇杷树势弱,枝枯叶黄,再加上山上很少接有水源,灌溉困难,这可怎么办?”最近,小稠村的枇杷种植户们很发愁。

7月以来,路桥区出现连续高温晴热天气,全区河道平均水面下降30厘米至40厘米,特别是小河道水位下降明显,水泵打水困难,农户打水成本上升。

7月28日下午,路桥区农(渔)技总站技术人员会同退休老干部、高级农艺师苏坚来到桐屿街道,在高峰、埠头堂、民主、小稠等村沿山查看。

技术专家指导农户适当抹除过剩营养枝,减少蒸腾叶面积,但又不可在这时大修大剪。同时建议适当浅中耕,一方面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少蒸发,另一方面在少雨的天气情况下尽量保水不流失。

7月下旬至8月上旬正值路桥连作晚稻移栽时期,由于高温干旱和灌溉用水困难的问题,其中路南街道永福等村、横街镇四甲等村、新桥镇东蓬林等村、金清镇霓岙等村预估近1300亩晚稻受较大影响。新桥镇50亩柑橘受干旱影响落果。

针对目前持续晴热高温少雨的天气,路桥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组织专家制定抗旱防灾技术措施。农技站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查苗情、查墒情、查灾情,指导开展抗旱自救。

“因持续高温干旱导致水位过低,无法抽水灌溉,会影响后续连作晚稻移栽。”种植大户陈理卫反映。路南街道农办立马协助农户组织开展翻水,用移动水泵从大河道中引水灌溉,及时解决了晚稻用水困难的问题。

“高温天气下,必须做好‘水’的文章,连作晚稻秧苗在高温天气既要防止秧田断水,导致生理失水而死苗;更要防止秧田灌满水,而导致秧苗徒长,品质变差,当前秧田管理宜采取浅水活灌的方式防止徒长,促使秧苗健壮……”连日来,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防灾减灾技术指导,帮助农民抗旱保苗,努力将损失降到最低。

此外,路桥区还及时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工作群、农民信箱等便捷的信息渠道,向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种植大户和广大农户发布重要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和防御应对措施。

2022-08-12 及早防 科学防 严密防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52460.html 1 3 路桥筑牢防汛防台“安全堤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