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供水安全
党的二十大报告摘录: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台传媒记者柳祥宝 台传媒通讯员陈 霜
10月9日,大坝结顶;12月5日,顺利通过蓄水安全鉴定,基本具备下闸蓄水条件……朱溪水库工程建设按下“快进键”。作为台州“北水南调”一期工程,建成后多年平均可向台州南片调水9072万平方米,有效缓解台州南片供水水源不足的问题。
供水安全既是民生工程也是发展工程。“下阶段,我们将加快智慧水务的建设,建立健全综合调度中心、管网漏损控制体系,加快普及智能设施,做好市区供水一体化的后半篇文章。”台州市水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俊说,以高效精准的方式配置水资源,确保安全生产、优质供水。
“三纵三横”供水格局基本形成
作为“山海水城”,台州却是一座综合性缺水城市。尤其是台州南片区域,常年处于“看天喝水”的境地。今年6月底,台州市引水工程、台州市南部湾区引水工程通水投运。从长潭水库引来的清泉,沿着地下长龙奔涌向前,润泽台州南片大地。
十年来,台州市水务集团相继开建了台州市引水工程、台州市南部湾区引水工程;原水供水管道从十年前的123.53公里,延伸到242.2公里;日供水能力从十年前的77万吨,增长到125万吨,台州南片“三纵三横”的供水新格局基本形成,供水安全性、可靠性显著提升,区域工程性和资源性缺水矛盾得到有效缓解,供水量能够满足台州南片地区中长期发展的用水需求。
今年6月至8月,连续高温干旱,台州南片用水总量7564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6.74%。城市供水平稳运行,正是得益于两大引水工程的通水投运。目前,台州市引水工程日供水量约为10万吨,台州市南部湾区引水工程日供水量约为5万吨。
城乡供水同网同质
在椒江大陈岛的渔乡风情街上,两台直饮水机尤为醒目。游客只需按下水龙头,便能一解干渴。这是台州市首个在公共区域设立的直饮水点。
而在10年前,大陈岛上的供水情况不尽如人意。由于大陈水厂制水工艺不完整,缺少资金和技术,经常出现自来水发黄现象,影响岛上群众正常用水。岛上不少旅馆在客房内还放置了提示牌,提醒游客注意水质变化。一滴清水,折射乡村振兴美好图景。为了让“放心水”流入寻常百姓家,台州市水务集团坚守供水为民初心,发挥党建共建优势,助推城乡共同富裕,推动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
2021年,投资4580万元的椒北水厂扩容工程通水,全面提升椒北用水条件,改善饮水质量;黄岩启动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专项行动,惠及14个乡镇(街道),共计22.7万人口;路桥延伸供水管网,实现城乡供水同网同质,守护63万居民的健康。
打造供水“智慧链”
近年来,市水务集团强化信息要素整合与利用,全力打造供水“智慧链”,实现从制水到供水的全链条数字化,让群众喝上放心水、省心水。
利用BIM建模和仿真技术,市水务集团搭建起数字孪生水厂。在东部水厂内,设置了近5000个监测点,对全厂自动水平衡、水质控制、安全管控、绿色节能等全环节进行科学、周密管控,尤其是对东部水厂从进水到出水的制水工艺,进行全过程监测。
以水处理过程中核心环节——滤池为例,30多个感应设备24小时监测水体里的浊度、余氯、pH值、锰离子含量等关键指标,实时监测滤池水质。
此外,DMA分区计量系统为深埋地下的供水管线装上了“千里眼”。从原水进厂到自来水出厂,再到管网末梢用户端,实现全过程水质、水压在线仪表监测,并通过智慧水务APP实现24小时快速处置水质水压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