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记者章 浩
“工程上有什么法律上的问题,当面问法官,法官的说法自然信得过!”当下,在天台各重点工程工地上,但凡遇到纠纷,矛盾双方第一时间会想到找法官解决。
为专项预防和化解重点项目推进过程中的矛盾纠纷,聚焦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实际司法需求,2022年3月,天台法院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前移服务端口,在全市范围首创移动式特设“共享法庭”,为重大工程项目推进按上“稳定器”。
截至当年12月底,天台法院移动式特设“共享法庭”共成功化解纠纷2435起,成功率达七成以上。
重点项目法官现场办公
天台法院移动式特设“共享法庭”的设立,最初还要从天台县去年的一项重点工程项目说起。
“2021年9月,一重点工程因为钢管租赁纠纷找到我们。”天台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张修峰介绍,当时钢管的租赁期已到期,但施工主体发生了切换,新的施工方因为工程所需仍要用到这些钢管,双方却因为合同问题协商不下。
张修峰说,由于施工方和钢管出租公司加起来有多达十多家公司,涉及人员众多,各方意见也不统一,“为了让租赁方不急于拆钢管,我和法官助理等几位同事数次来到工地现场,了解纠纷的具体细节和各方诉求。”
在沟通过程中,他和同事详细解释了合同衔接方面的法律知识,并就具体条款,联合县政府等部门数次召集矛盾各方进行协商。
3个月后,工程的钢管租赁纠纷得以顺利解决,部分合同得以重新签订,还有部分纠纷通过协商得以解决。
“协商的同时,工程的进度一点也没耽误。”张修峰介绍。
开创司法服务新模式
“重大项目往往涉及主体众多,在推进中常常会遇到劳资、施工安全、工程建设等各类问题。”张修峰说,钢管租赁纠纷的办结,可以说为化解重大项目中的纠纷,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该案中的一些做法随后以机制的形式确立下来,运用到其他重大项目中。
2022年3月,天台法院建立移动式特设“共享法庭”,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择优选派特邀调解员,与庭务主任组建调解团队,依托项目特设“共享法庭”,实现联系法官、调解员、项目工作人员、当事人四方在线调解。
“具体来说,也就是为每个重大项目搭建起‘一体化’联动平台,实行1+1+1+X 三级联动机制。”张修峰解释,即1名联系院领导、1名联系法官、1名庭务主任、 X名专职调解员,针对项目推进过程中的苗头性、争议性事项,实时线上沟通交流,并由庭务主任作统一答复。
同时,成立政策解答专班,成员涵盖立案、民事、行政、执行等10个业务部门负责人,协助庭务主任做好释法明理工作。
为了让工作人员提供专业化法律服务,天台法院法官们梳理了重大项目审判实践中发现的常见法律问题,并结合典型案例,通过“共享法庭”对项目组人员进行线上培训。
在案件调解过程中,庭务主任不定期发起一次线上项目推进工作例会,分析总结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涉法问题,研究对策,部署落实。
“从效果来看,这个模式的办案效率很高,后来的很多纠纷都不用经过后期的诉讼、审判,直接在矛盾源头得以化解。”张修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