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黄小林,路桥金清人,1958年出生,1976年12月应征入伍。1984年退役后,他先后创办了台州市海丰珍珠养殖基地、海丰葡萄种植基地、九郎山果园,为残疾人和周边村民累计提供了50余个就业岗位,获得了十大感动路桥人物、省优秀残疾人代表、台州市十佳复退军人创业创新模范、第五届全国建设新农村杰出复转军人、第三届感动台州十大人物、第三届台州市道德模范和全国优秀复员退伍军人等荣誉称号。
台传媒记者张 怡文/摄
初见黄小林,是在他的家中。他穿着一身迷彩服,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说起话来中气十足,完全看不出他今年已经65岁了。
入伍、退伍、转业、下岗、创业……回望过去几十年,黄小林的生活就像过山车一样起起伏伏。“我养过珍珠,也种过葡萄,不论亏钱还是赚钱,我一直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有人问我打算干到什么时候,我说干到干不动为止。”军人的倔强和坚韧,在黄小林身上展现无遗。
身残不失创业志
黄小林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由于从小受到家人的熏陶,1976年12月,他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机械工程部队的战士。
“本来是有机会去黄岩中学教书的,但我觉得有志者应当献身国防。”谈起当时为何选择当兵,黄小林有些激动。
1978年的一个早晨,黄小林和往常一样,站在起重机上,为战友们装料、卸料。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由于雨天湿滑,起重机失稳、倾覆,黄小林从5米高的地方跌落,胸椎和腰椎共出现7处压缩性骨折,被评定为二等伤残军人。
一时间,黄小林心如死灰。“你是军人,任何时候都应该坚强。”父亲的一句话,给了黄小林极大地动力。他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一年后回到了部队。
1984年,黄小林退伍转业,来到黄岩印刷厂工作。1990年,由于企业改制,黄小林面临下岗。
“下岗后,我从亲戚朋友那东拼西凑了6万块钱,租赁了两百亩水田,开始养殖珍珠。从池塘消毒、灭菌,到有机饲料喂放,养殖的每个环节我都亲力亲为。”黄小林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6年,黄小林赚到了创业后的第一桶金。“除珍珠养殖外,我还将目光投向了珍珠加工,研发的水溶性珍珠粉获得了多项专利,填补了市场的空白。”黄小林说。
先富不忘带后富
2004年,黄小林拿养殖珍珠挣到的钱,租了300亩海滩盐碱地,从各地引进了20多个品种的葡萄,建起了海丰葡萄种植基地。
2007年,朱国森在《台州日报》上看到一则关于黄小林的报道,便拿着这份报纸去找黄小林,希望他能够聘用自己。
“当时其实心里没底,也不知道他的葡萄基地招不招人。”朱国森是黄岩宁溪人,由于天生口吃,与人交流困难,因此找工作时处处碰壁。来找黄小林,他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
“朱国森来找我时,说他儿子的学费还没有着落。了解到他家里的情况确实比较困难,就让他留下了。”黄小林说,后来,他又陆陆续续为20余名残疾人提供了工作岗位。
上月26日,记者来找黄小林时,朱国森恰好也在。“能把儿子养大,全靠黄总帮忙,真的非常感谢他。现在我和儿子打算办个洗衣液厂,想请他帮忙出出主意。”朱国森说。
这些年,黄小林的收入一直比较可观,但他至今仍住在一幢“老破小”的房子里。“有能力了就想着多帮帮别人,房子有得住就行。”助学、助残、拥军,黄小林几十年如一日,身体力行做慈善。
2019年,黄小林又和投资人林汝荣一起创办了九郎山果园,种起了红美人。当下,正是红美人成熟的季节,黄小林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我们用纯净的山水浇灌红美人,并将每个红美人用纸袋包起来,使得红美人的口感既清又甜,还很柔。今年是第二年挂果,也是第一个丰收年,采摘、包装的工人都是附近的村民,希望能够带领大家一起致富。”黄小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