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记者卢珍珍文/摄
如果“全职妈妈”也是一种职业,它完全不存在上下班时间,24小时待命;“工作业绩”难以量化,容易被忽视;与社会脱轨,没有经济收入,心理负担很重……看似轻松的全职妈妈,其实各方面压力都很大。
主动或被动的,当一部分女性成为全职妈妈后,她们后悔了吗?
选择
唐慧并没有后悔,如果再选择一次,她仍站在全职妈妈这边。
2018年,唐慧怀孕了。
唐慧,90后,椒江人,怀孕时她在一家医院的病理科工作。站在人生岔路口,她不得不面临一个问题:是否回归家庭?
再三权衡后,她选择成为了一名全职妈妈。
“有各方面原因。当时我在病理科工作,每天都会接触福尔马林,时间久了怕会影响胎儿健康。客观原因是,我们家里没有人带小孩,父母在杭州做生意,公婆在山东做生意,只能我自己带。”唐慧说,离职回归家庭,是个没办法的选择。
玉环的王晶没有想到,2017年从医院离职后,她至今都未曾返回工作岗位。
“2017年8月份,我有了大女儿,当时计划在家带宝宝到2周岁,再重新返岗。后来因为意外怀孕,不到一年时间,我又有了二胎,就一直在家待岗了。”意外比计划先来了,成为全职妈妈,在家养育孩子、经营家庭,成了王晶的“主业”。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个家庭中,当一个孩子出生,母亲往往是那个愿意舍弃工作,回归家庭的角色。她们对孩子、对家庭始终保持着强烈的责任感。
相比被动选择,如今,当代的全职妈妈们开始主动选择。
春日午后,阳光有些许燥热。在台州市图书馆东侧的大草坪上,小薇(化名)抱着6个月大的女儿,耐心哄着。一旁,小薇的好友将黄色野餐垫铺开,摆上刚买的水果。
能在春天走出家门,感受大自然,对小薇来说,已经是一种放松。
1998年出生的小薇,是路桥人。成为全职妈妈之前,她是一名会计。“公婆没有时间带,如果找保姆,费用比我每个月赚的都还要多,只能自己带。”小薇告诉记者,相比自己的工作,孩子的成长教育才是头等大事。
“孩子的生活习惯,都是从小建立的,我自己带更有把握。我的工作岗位,并不是不可替代的。但对于我女儿来说,我是唯一的。”成为育儿的主角,是小薇的主动选择,监督和引导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成了她全力以赴的新事业。
困扰
春节假期的一个晚上,王晶给自己放了假。她把两个女儿交给了婆婆,自己和闺蜜一起出门聚餐。这类放下女儿,纯个人的社交活动,一年到头来都屈指可数。
喝了几杯酒后,王晶在朋友面前忍不住落泪了。趁着酒劲,她开始吐槽起自己“全职妈妈”的身份。
这是个24小时随时待命的身份,“困在家里,围着孩子、老公转”。
“大女儿2周岁时,我就送她去了托班,这样我才有精力带小女儿。”顾着小女儿的同时,她要抽空整理、打扫,并带着小女儿上菜场买菜。下午老公下班回来,她还得准备好晚饭。“细说起来,都是很琐碎的小事。但打理好这些小事,真的也很费精力。”王晶说,为一个家庭所付出的精力,往往不在社会衡量成功的标准体系里,“全职妈妈,是个被社会忽略的角色”。
让王晶更难过的是,下班回来的老公,很少照顾到自己的情绪。
“一回到家,他就捧着手机看视频、打游戏,因为玩手机这个事,我们吵过很多次。一生气我真的会说‘手机是你的三胎了’。”王晶让老公陪着大女儿学习,他躺在一旁刷手机;让他陪小女儿玩耍,他同样是刷手机。“后来索性我都自己兼顾着,不用他帮忙了,他白天在厂里上班也累。”每次后退和体谅,都成了一种负面情绪积压在王晶的心里。
另一种不自由,是离职后没有了经济收入。“家里用钱,我每次都得开口向老公拿。每笔钱的去向,我也会及时和他沟通。关于钱,他从来不会说什么,但我自己心里不舒服。”王晶坦言。
唐慧的落差感,来自于比较。
“我本科学习的是临床医学,考研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按照原本计划,等孩子出生后,唐慧带孩子间隙,备考研究生。“有点想当然了,要带小孩,又要忙家务。你有时间但没精力再去看书了。”当身边的朋友在自己岗位上都成长了,再看看原地踏步的自己,唐慧心里是发慌的。“我妈妈也经常打电话催我,她一直在告诫我一个事情,‘在家再呆下去是不行的’。”
兼顾家庭、事业,这是两难全的事。唐慧有种感慨,她看着女儿学会了走路,学会了讲话,学会了社交,女儿的每一天都是崭新的。“我还在原地,我把整个家都照顾好了,但很少照顾到自己。”
自我
全职妈妈的焦虑,只有等孩子上了幼儿园后,才有了出口。站在出口处,她们中的一部分人开始寻找自我。
2021年9月,唐慧重新拿起书本准备研究生考试。
早上,唐慧把女儿打理好,再送去幼儿园。回到家后,她开始一天的苦读。到下午女儿放学时间,她再去接孩子回家做饭。如果精力允许,等女儿晚上9点入睡后,她再看会书。
“我考的是专硕妇产科专业,从9月份一直备考到12月份。”得知自己被录取的那一刻,“有忐忑,有激动”,唐慧说:“我在为女儿树立一个榜样,告诉她,妈妈非常坚持在做一件事情,在为生活努力。”
把小女儿送去托班的第二天,王晶就在网上找工作了。“很难,没有哪份工作允许我上下班时间自由,保证能接送孩子。我能做的工作工资也很低,大概3000元左右。”冲着自己的爱好,王晶试着在美甲店上了两天班,最终还是告吹了。
思来想去,王晶花了一个月时间进修学习做美甲,开始单干。“我在网上发布了个人信息,上门为别人做美甲。一开始的客户,都是亲戚朋友。”
一个晚上,把两个女儿安顿好后,王晶出门已经是晚上9点。“对方做的是贴甲片,前后要花3个多小时。”当她从客户家里出来,已经接近凌晨一点钟。
“我的车还被人堵住了,那天太晚,我只能打出租车回家。”王晶记得,出门那会,天还下着小雨。虽然有各种不方便,但那个晚上,她的心情却很愉悦。
夜里,出租车的车灯一直照亮着前方,它就像照进王晶的心里一样,亮堂堂的。“终于能做点自己喜欢的事了”。
“在我看来,全职妈妈也是一份职业,它要培养自己的孩子。但是全职妈妈不能放弃自己,要做自己,不要沉浸在负面情绪里,它会让你掉进情绪漩涡里。不要否认自己,全职妈妈也是有价值的。”回过头看自己曾经的一段“全职妈妈”身份,唐慧更加理性,“其实不需要比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如今,唐慧考上研究生,在杭州一家医院工作,现在的她,忙到一周只能和女儿见上一面。“我们之间还是很亲密,见到我,她让我给她读绘本,陪她睡。这种亲密感,应该是我当‘全职妈妈’的那段时间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