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谁辛苦为谁忙

——岩下潘村的拆旧建新往事

台传媒记者张妮婷 任 平

群山环绕、清溪穿流。

三门县岩下潘村,村庄规模不大,人口不多,曾是有名的“空心村”,最少时全村只有17名留守老人。现如今,崭新的一排排小别墅建了起来,每逢假日,游客如织,村里民宿也办得红红火火。

这一切的蜕变,要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说起,要从一场“拆旧建新”开始说起。

2003年,浙江省启动“千万工程”。

看到发展方向后,时任村党支部书记潘礼太与时任村委会主任潘礼伟立即申请项目补助款、争取补助资金,加上村民捐款捐物,几年下来,村里办公楼建起来了,道路修起来了,村容村貌也逐渐好起来了。

2009年的清明节,一些在外的岩下潘村村民返乡扫墓,看到村里还有老、破、旧的房屋。“那时,大家拆旧建新的愿望特别强烈。”潘礼太说。

在得知白溪水库改为地下水库,岩下潘村可以新建房屋时,潘礼太和村两委班子商量,大家达成一致意见:推倒老房建新房,让岩下潘村代代相传下去。

面对拆旧建新,有的村民提出质疑:“都没人在家住,为什么要花钱建新房,值不值得?”有的还放话“要我们回来,除非石头浮上水”。

为统一思想,潘礼伟找回了“走读”的村两委干部。大家都放下了手头的生意和工作,四处奔波,做起了村民的思想工作。

“那时我载着一车村干部,半年里跑了6万多公里。”时任村支委潘健回忆。

不分节假日,不分早晚穿梭在村民家。路途的奔波,身体的疲累,都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个别村民的反复变卦甚至是过激行为。

村里有一对夫妻,上门的时候同意签协议,转头又反悔了,轮番在半夜打电话给潘礼太,啼哭、谩骂、威胁。

“我在村里人缘口碑都不错,可明明是为村里为村民办事情,还被骂得狗血淋头,心里实在委屈。”那段时间,潘礼太时常偷偷抹眼泪。

为谁辛苦为谁忙?“为了村庄的发展,苦点累点无所谓。”

2010年2月,挖掘机开进村,拆的第一间就是村支部书记的,第二间是村委会主任的,接着是其他村干部。

看着村两委都拆了自家的房,其他村民也纷纷在协议上签了字。

考虑到部分老年村民还留守村内,于是,村里统一协调,让他们搬进第二批待拆迁的老房。

一张木板床、一个袖珍型电饭煲、一个电炒锅,老房不够住,潘礼伟开启了入住办公楼的24小时工作生活模式。

拆房工作打开了口子,但到了建房的时候,村民们又没了动静。“30万元都能在城市买一套房了,为什么要回乡下?”

时任岩下潘村党支部书记潘健深知只有村里产业发展了,村民才肯返乡。

于是,12名党员干部带头领着10户群众按下建房红手印,7名党员干部领着2户群众开起农家乐。

支部一边派出党员分赴北京、宁波等地劝说村民返乡,一边跑上海对接旅行社拉客源,光开会就200多次。村里还借款20万元成立基金,奖励村民开办农家乐。

“开业的第一个月就赚了两三万元。”2019年,村民黄青放下了北京的生意,一家四口回到了岩下潘村,开起了民宿,“现在在家里就能赚钱,还轻松,这种好日子放在以前哪敢想啊!”

2023-07-19 ——岩下潘村的拆旧建新往事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79047.html 1 3 为谁辛苦为谁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