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群文人才培养,文化繁荣有底气

城市艺术角演出。

天天大舞台已发展成为天台县范围最大、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为广泛的乡村群众文化活动。

台传媒记者诸葛晨晨

一年四季,台州全域群文活动多点开花,全年精彩不断。

这道“文化盛宴”从年初提供到年末,上的是一道道匠心烹饪的精品“大餐”,通过艺术媒介,台州故事的传播半径持续拓展;还有令人耳目一新、乡味十足的拼盘“小菜”,各地组织的精彩活动不间断,洋溢着广泛的群众喜悦。

这座文化之城呈现令人艳羡的多元群文环境,在背后支撑的,则是台州持续培养的群文人才,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文化精品。

强化激励,名家名作持续“出圈”

人才兴则事业兴。推动创作繁荣发展,关键在人才、在队伍。身处新时代,如何形成一支强有力的名家人才队伍?台州交了一张硕果累累的答卷。

为推动文艺创作繁荣发展,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台州在全省较早启动文艺名家(名团)扶持和创作奖励工作、出台《台州市文艺精品扶持奖励办法》。

正在进行的台州市2023市民艺术节,除了外来精品大剧,还涌现了陈婷婷独唱音乐会、“盛世笙歌”罗河笙原创音乐作品专场、“宋韵长街 遇见十里”艺友社经典戏剧曲艺专场等系列台州文艺名家(名团)展演,充分展示台州本土名家的艺术风采。

自2007年开始,台州市文艺名家(名团)展演工程已构建了一个开放的文艺精品生产平台,通过官方的有效引导和积极助推,吸引全社会的文化人才加入,为推进台州文化强市建设提供澎湃不息的动力。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

经过16年的探索实践,该文艺工程已累积为市民贡献123场精彩展演,个人和团队项目多点开花。从艺术门类看,涵盖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书法、摄影、民间艺术等8个艺术门类。每年度的文艺名家(名团)展演工程公布入选项目,数量均达到12场以上,让台州市民一年四季都能感受文艺清风。

以公益展演的方式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满足大众更加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台州文化发展最鲜活的注脚。

在各大展览中,爱好书画、摄影的观众们可以感受静态框架喷涌的动感之美,感动于名家们用心用情创作的初心。

在方寸舞台上,老中青文艺工作者你方唱罢我登场,本土作曲大咖厚积薄发,原创作品不断,名家展演现场更是座无虚席,彰显台州文化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

展演工程也是在外台州籍艺术家反哺家乡的平台。近年来,浙江音乐学院声歌系副教授陈利敏、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系副教授章丹丹、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声乐老师黄品铭等纷纷策划个人音乐会,让台州观众在家门口拥有接触高雅艺术的机会。“展演工程是我们在外艺术家关注家乡艺术发展的纽带。”章丹丹说。

随着新时代文艺精品创优工程的深化实施,鼓励名家出精品的文化自觉,在文艺竞技领域不断冲击高峰。

于是,我们见证了台州文艺精品一次次“上榜”的高光时刻:《盛世和合》《一城一景》《我的大陈岛》《山高情长》等多个项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台州乱弹原创大戏《戚继光》《我的大陈岛》《我的芳林村》惊艳亮相国家大剧院,展现了台州文艺名家与时代共奋进的精神面貌。

下好队伍扩容提质“先手棋”

近年来,随着“四万工程”的推进,台州统筹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颇有收获。在全市广袤乡村星罗棋布的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礼堂,演化成基层文化阵地。

而赋予一座座公共文化空间生机与人气的,正是基层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志愿队伍。台州着力实现文化志愿队伍扩容提质,让文艺如同星火,赋美城市气质、点靓乡村风韵。

在市文化馆公益培训项目“文化超市”的示范引领下,各县(市、区)文化馆深化公共文化服务城乡联动,“乡村艺校”“文艺百师团”“文化嘉年华”等全民艺术普及工程公益培训项目全面开花,为全民艺术普及探索更多、更好的可能性。

如温岭市文化馆,在原有培训基础上推出“乡村艺校”,统筹辖区16个镇(街道)综合文化站、200余家农村文化礼堂等阵地,通过搭建全民共享平台,为各地文化礼堂总部提供“菜单式”服务,打造群众家门口的艺术培训平台。

文化礼堂成为各地的“文化地标”,总能收获动人的画面:石塘渔民夫妇双双加入合唱团,为练发声比学赶超;41岁的金军焕走进文化站,重拾吉他爱好……

还有一些接受公益培训的精英学员,在掌握艺术技能后,以文化志愿者的身份回归培训课堂,发扬“传帮带”作用,扩大基层培训队伍和受训面。作为天台县文化馆“文化超市”的相机摄影班优秀学员,天台人徐晓海从摄影菜鸟成长为达人,继续热忱参与当地摄影公益培训当中。

这样的生动案例,在台州俯拾皆是。

据统计,2022年台州市文化注册文化志愿者超15万人。全市每年组织文化志愿队伍到村(社区)开展文艺演出、各类艺术辅导等活动1000多场。

从“送”文化到“种”文化

文化惠民,不仅要培训,更要搭好台唱好戏,最大程度地激发基层群众的文化参与热情和创作激情,满足基层群众对于艺术享受的追求。

7月3日,2023年度天台天天大舞台季展演如期而至。来自该县7个乡镇(街道)的16支“民星”团队,站上舞台成为主角。小品、表演唱、舞蹈轮番登场,角逐最高奖项,竞献了一台乡村气息十足的好戏。

天天大舞台,是天台县打造的群文“造星厂”。8年来,通过搭建县、乡、村三级“大舞台”,输出了一批批草根“民星”,常年以乡野田埂为舞台。如今,天天大舞台已发展成为天台县范围最大、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为广泛的乡村群众文化活动。

在台州各地,类似场景不断出现。这类“高手在人间”的基层文化现象活动,只是台州公共文化服务普及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不断创新“三团三社”管理方式,合唱团、民乐团、艺术团、文学社、摄影社、书画社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文体队伍,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

这些“文化社团”在各文化馆和分馆的指导下,以自治为主,鼓励社团负责人自主开展创新文化活动。

文化大镇温岭市新河镇,目前拥有新河人口文化艺术团、金港之声合唱团、群星民乐团,锦鸡山文学社、塘下书画社和文之韵摄影社。多支群文队伍在各类活动中各司其职,发挥文化普及作用。成立多年的新河人口文化艺术团,汇聚一众戏曲票友精英,还曾受邀登上央视舞台。近年来,该艺术团以小分队的形式,每年开展专场演出和下乡演出上百场。

要让好戏常演不衰,不能光靠“送”,更要靠“种”。乡村文艺团队“三团三社”建设,进一步整合基层文化资源,打通服务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的“最后一公里”。

借助台州市农村文化礼堂团队暨“三团三社”建设成果展演等大平台辐射引领,依托“天天大舞台”小平台覆盖基层,受群众欢迎的文化队伍和作品便脱颖而出,大大提高了台州民间文艺团队的价值感,激发持久的参与热情。

2022年,台州全市每万人拥有群众业余文艺团队数量13.8支,较2021年增加了3.74支,增长率37.18%,基层文艺队伍成为各地开展文化活动的主力军。

微光汇聚,终成星河。得益于这支庞大的群文队伍,台州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每一步,都在台州市民享有的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水准的精神文化生活中,留下了印记。

2023-08-09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80639.html 1 3 注重群文人才培养,文化繁荣有底气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