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通讯员朱幼萍 施佳丽
基层一直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也是服务资源下沉落地的痛点。如何防止“关键小事”变成疑难杂症,服务怎样才能送到群众心坎上?
在前期摸索的基础上,黄岩区创新实施“红动永宁”共享计划,以服务“小杠杆”撬动治理“新格局”,努力打造共享幸福标杆地。
梳理共享清单,构建全域服务圈
夜幕初上,高桥街道下浦郑村党群服务中心的临水广场逐渐热闹了起来。晚上7时,露天电影准时开场。
广场另一头的共富集市也是人来人往。山后村村民方薇薇平时在朋友圈、抖音等平台售卖自制夏日饮品洋菜膏,没想到这次初入集市“江湖”,第一晚就卖出了近百杯。
这只是近400个服务阵地的其中一个。今年5月,黄岩启动“红动永宁”共享计划,一个“矩阵互融、全域共享”的服务圈迅速建成。
——169家建设达标、位置便利、设施齐全的党群服务中心和驿站纳入阵地共享清单,面向居民、商家、社团等各类群体共享开放。
——发动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提供190项可下沉至村社的服务项目,设计了311项具有区域特色的自我服务项目。
——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停车场、展厅、篮球场等资源都被纳入开放共享资源清单。截至目前,共盘活公共停车位1496个。
共享清单上的每一项服务,瞄准的都是百姓生活中的“小确幸”。随着统筹力度的加大,参与协同共建的各方资源越多越足,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也在不断拓展。
关键小事快办,家门口遇见幸福
清单是基础,用好是关键。
红美人柑橘种植是北洋镇称歇村村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近期,当地有不少农业企业负责人、种植户反映,想通过进一步改良种植技术、提升柑橘的品质和产量。了解到这些需求后,北洋镇党委立即操作点单服务,该区经科局党委接单后,组织农技专家第一时间上门现场指导。
自“红动永宁”共享计划实施以来,黄岩区实行关键小事“清单领办制”,集中梳理问题清单、需求清单、资源清单、服务清单“四张清单”。通过“点单式、配送式、合作式、集中式”四种服务模式,推动“资源下去、服务上来、群众满意”。
嘉盛社区联合温州商学院、黄岩一职校举办的“七彩课堂”暑期夏令营,累计吸引70余名社区孩子报名参加;南城街道山前村推行党建+共享模式,将党群服务中心划分成儿童活动空间、老年人活动室、阅览室多个“共享空间”;上垟乡党委从办好民生“食”事入手,在岭脚村建起“永宁膳坊”;江口街道新来桥村与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共享阵地,不断放大载体和阵地的综合功能……
探索评价机制,服务质效有保障
傍晚时分,家住管驿小区的市民赵先生将私家车停进了区行政服务中心地下车库。“我们小区建设时间较早,没有配套车库。过去每天下班经常找不到车位,现在这个难题解决了。”赵先生对这项共享服务满意得竖起大拇指。
为确保共享计划高质量落实、高标准推进,黄岩区尝试探索“服务好不好,群众说了算”的评价机制。在对全区394个党群服务中心逐一核定的基础上,完善服务成效评价机制,加大“下考上”权重,将服务情况纳入党建考核。同时,加大无正当理由拒绝提供服务、走过场搞形式等负面情形在年度考核、职级晋升等中的力度。
“从面上看,‘红动永宁’共享计划是为了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解决百姓的日常小事。往深层看,这些都是关系基层治理的‘压舱石’,真情服务的‘杠杆’作用绝对不容忽视。”黄岩区委组织部副部长王娴洁表示,下阶段,将继续推动更多单位开放更多共享资源,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更个性化、多样化的精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