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记者盛鸥鸥/文 金虹跃/摄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为期10天的暑期社会实践圆满结束。作为支队长的清华大学哲学系大一学生黄文捷选择《诗经》中的这一句,去形容和小伙伴们一起在大陈岛上并肩奋斗的这段别样旅程。
如果说,这是2023暑假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赴浙江椒江支队的精彩写照。那这支队伍有何特别之处?
从大一到博三,19名队员分别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8所院校,涵盖哲学、建筑学、生态学、人文地理等15个专业。他们当中,还有一位《最强大脑》节目的参赛选手。
强强联合下,青春的蓬勃能碰擦出怎样的火花?又能给大陈岛发展带来哪些实质加持?
用专业去表达
以砖为材,怎样既能充分展现海洋文化,又能使之造价低、建造方便?在设计公路两侧及房前屋后围挡时,卜令芸尽情发挥着她的奇思妙想。
这位稍显内向的山东女孩,是清华大学建筑系大四学生。喜欢探索和思考的她,曾凭借出色的空间思维能力登上了《最强大脑》第十季。虽然最终止步第三期,但这段经历带给卜令芸难忘的成长记忆。
“我非常喜欢大陈岛,这里的自然环境让建筑设计有了更多的可能性。”生活和学习都在北方的卜令芸坦言,大陈岛独特的气候环境,给建筑材料选择和建筑形式设计带来不小的局限。“这种局限恰巧是建筑设计能够出彩的地方,如何更好地展现海岛特色风格,我们必须更专业。”
精准对接大陈岛实际需求后,卜令芸所在的设计组,还承担着岛上景观小品打造、休闲渔船外观设计、大陈黄鱼相关设计、街区亮点打造、景区文创设计等实践任务。
梅花湾沿街小品方面,可以围绕灯塔以意想不到的“角落惊喜”、简约化的符号使用等创造热门打卡点;大陈岛图案设计方面,可以选用灯塔、日、月、甲午岩、海岸等线条元素进行有机组合……在该支队总计128页的成果总结PDF中,这些领域的设计成果都得到了全方位展示。
其实,这不是清华学子首次为大陈岛挥洒创意。自2019年5月工作站签约以来,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院校的同学们,将足迹印在大陈岛的各个角落,踏勘风物,问计民生。
此前的队员设计的“趣味冰箱贴”等文创产品,就抓住了大陈岛特色海鲜的精髓细节,一经推出便收获了好评。
新视角以推介
8月23日,在“大陈海味共富工坊”红色直播间,一场推介大陈岛旅游的直播,经由望潮客户端、望潮抖音号、望潮APP视频号同步推出后,得到了网友的广泛关注。
“我们想和大家聊一聊的是,以年轻人的视角,所了解到的大陈岛人物故事、海味特产,以及‘东海明珠’成为‘网红打卡点’的多维秘密……”为了这场直播,担当主播之一的清华大学中文系大一学生纪彦竹,从最初的脚本打磨到后来的多轮排练再到现场的实况直播,他“扣”着细节追求完美,只为直播间留人留心。
“讲到的景点,我们基本都去过;介绍到的特产,我们也都品尝过。”纪彦竹说,这也是为什么支队选在上岛7天后才开始直播的主要原因。“就是希望能更客观地展现最真实的大陈岛。”
其实,这样连续3场的直播带给大陈岛的真正利好,不只是单纯的旅游推介,还有背后的流量价值和技术加持。纪彦竹认为,队员们待在这里的时间并不长,“授人以鱼”的同时也要“授人以渔”,这才是推动直播变现的意义。
不同于建筑设计的专业性刚需,宣传组的专业组成则更加“百花齐放”,组员们做工作主打一个“爱好”。
“我们不仅对支队的每一个活动进行跟拍留档,也要对接大陈岛实际需求,通过拍摄照片、制作短视频等形式,多维度展示海岛风采。”清华大学哲学系大一学生李一阳是宣传组组长,对于如何更好地捕捉动人画面、精准剪辑凸显闪光点,她有着自己独到的思考。
让初心再“垦荒”
其实,无论设计还是直播,都需要实地调研做支撑,激活创作灵感的同时,不断琢磨打造精品。
“调研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和支柱性工作,需要我们真正走进当地生活,倾听不同群体声音。”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研一学生李晗嫣,是此次调研组的组长。做好田野调查和入户访谈,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于她而言,专业对口。
在此次支队的成果总结汇报中,调研组所作的《海岛共同富裕建设推进现状及问题对策》《大陈岛文化旅游意象构建及满意度评价》,就从更敏锐又活泼的学生视角,为大陈岛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和意见。
当以第一志愿招募成为此次大陈岛之行的支队长后,黄文捷便确定了这两项实践主题。围绕目标,他每天都要召开例会、安排行程。
“‘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是清华大学针对学生社会实践所提的要求与方向,这句话也贯穿于此次社会实践的全过程。”队员们来自天南海北,如何让大家更好地凝聚起来,是黄文捷运用专业所长要做的工作。
“把我们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对幸福的不懈追求,在基层环境中进行考量和审视,是一个特别好的实践机会。”黄文捷经常和队员们讲,也许一次实践不能给当地带来特别大的贡献,但一定要抱着这份作贡献的初心,朝着共同的目标奋力前进。
“设计相对而言是工具性的,它能应对不同场景,设计大部分是为纯商业服务。”副支队长、清华大学视觉传达设计系研二学生王瑞说,“我们很多同学都有用设计更好服务为民的社会理想。例如通过景区文创、建筑围挡等设计,让记忆载体创新,让旅游体验更舒心。”
黄文捷告诉记者,从8月17日到26日,队员们在这10天实践活动里体现出的凝聚力,与大陈岛垦荒精神是吻合的。回望大陈岛的历史,总让他们激情澎湃,在历史中追寻和感悟,让他们自比当年的垦荒队员。“我们算不算新时代的垦荒者?”黄文捷说。
“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就这样,以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为平台,一群群富有学识、怀揣梦想的莘莘学子来到这里,用汗水浇灌着青春之花。大陈岛“破茧蝶变”的未来画卷中,会有他们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