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剑锋
憨态可掬的和合二仙卡通形象“走上”帆布包;数据线、充电宝等电子类产品纷纷“披上”带有和合元素的外衣;印有和合圆融字样的莲瓣杯,更显素雅……在和合文化浸染下,天台不断推出各种各样的文创产品,持续畅销市场。(11月1日《台州日报》)
台州人文荟萃、底蕴深厚,发展文创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几年来,我市从产品研发、人才招引、平台搭建、场景构建等方面入手,推动一款款文创产品火爆出圈,一个个文化品牌不断壮大,成为拉动消费、扩大内需的新增长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打造独树一帜的台州文创IP,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硬任务、提升文化生产力的新引擎。细察可见,企业带动、创意撬动、创新驱动这“三驾马车”起着十分重要的关键作用,要精准施策、持续发力。
企业是文创产业发展的核心主体。脱颖而出的文创企业要不断深耕文化资源、强化业态研究,通过科技赋能、资本运作、人才加持,探索多元发展路径,促进产业从量的突破走向质的升级,打造更多的文创产业“单项冠军”。同时,政府职能部门要强化政策引导、财税金融扶持、平台助力、“馆校企合作”,持续擦亮文创特色品牌。
助推台州文创产业御风前行,就得植入“创意基因”,既要去“同质化”,也不能简单“抄作业”,更要杜绝“圈地自萌”,用更加多元、鲜活的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向传统文化要灵感、汲养分。说到底,就是要策应人们高品质、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尤其要加强新生消费群体消费取向研究,以美学引领、艺术点亮、技术赋能,既体现传统文化韵味,又彰显现代审美意蕴,用好产品和优服务赢得口碑,让传统非遗产品、手工艺等焕发新的生命力。惟此,文创产业才能迸发出无限的潜力。
文创产业的勃兴,离不开科技的创新驱动。这几年,人工智能、大数据、3D打印等技术在文创领域不断应用,全新的数字文创生态正在悄然形成。乘着这股东风,要坚持数字科技赋能文化资源,充分利用虚拟现实、全息成像、互动影视等技术,打造更多有趣、有用、有内涵的爆款产品,创设新场景,催生新业态,拉动新消费。同时借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数字化生产、网络化传播、品牌化打造等方面有新的提升,使更多的优秀文创产品“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