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办好小事中刷出“幸福感”

蔡铭耿

社区是城市的最小单元,社区建设的目的就是将原子化的陌生人整合为现代社会的共同体。比如临海,通过创设邻居节、“府城·老邻舍”“寻找第二身份”“幸福领路人”“临里点单”等载体,搭建“邻里圈”,让陌邻变睦邻。

全国各地社区建设虽然形式不同,但实质上逻辑基本一致,就是让人们走出家门,增加互动、相互熟悉、密切感情,所采用的形式多数是搞各种活动,但效果却并不好。其中关键在于,人们是否有足够的需要和动力走出家门,在小区里建立和扩大自己的社会支持网?

相信参加过社区活动的人都有同感,这些活动能够吸引的参与者都是愿意来的,不愿参加的人基本不会参加,因此每次来的大都是老面孔。如何将居民凝聚起来,增强社区认同?其实很简单,就是通过办好群众小事来“刷存在感”,让居民感知到“社区”的存在,感知到“社区”的必要性。毕竟能够解决问题的基层组织,才能真正得到居民的认可与认同。

社区活动和服务搞了很多,如果没有转化为更多居民对社区的认知和认同,主要归责于这些活动没有真正同居民在社区生活中的“痛点”结合起来。所谓“痛点”,就是居民在居住空间中最关切但靠一己之力又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助残关爱、法律援助、康养照护。如何解决“痛点”有不同思路,但如今社会上普遍存有“政府兜底”这种误区。

随着新建小区越来越多,新小区又变成老小区,如果老旧小区管理纯粹依靠政府兜底,长期来看显然是不现实的。最理想的办法是把居民组织起来,靠自己的力量化解问题,政府包括社区基层组织则发挥引导和补充作用,帮助居民一起解决问题。临海的做法就是这样,政府搭台,群众和社会组织唱戏,提供“临里点单”“居民顾问团”等平台支持,群众的事情让群众商量着办,依靠内部运行机制化解,逐渐引导更多的人对社区有参与感和认同感。

另一种社区治理的误区就是“全民参与”,以为居民自治就是要所有人都广泛参与进来,这是不现实的。社会的常态是有人积极有人消极,大多数人保持沉默随大流。真正将居民组织起来,不是去动员所有人,而是抓住关键群体,即抓住居民当中的积极分子,靠积极分子实现对更多普通人的“二次动员”,大多数普通人也乐意通过这样的形式实现间接参与。比如临海的“寻找第二身份”,通过在职党员牵头挖掘资源,吸纳积极分子进入社区治理体系,依靠业务特长赋予其“半正式”身份,参与工程监督、巡逻、带娃、隐患排查等社区事务。

所以,社区应当把工作重心放在识别、动员、激励和保护积极分子上,建立一个动态积极分子库。每个问题的发生,都会影响到数量不等的居民,利益直接相关的人更有解决问题的意愿,社区就可以通过积极分子去带动这些利益相关的居民,一起来协商处理问题。积极分子负责带动居民,社区负责帮忙协调资源,共同促成问题的解决。

同时要避免治理重心下沉导致社区行政化,减少直接为社区居民办理身边小事的精力。就目前来看,重心下沉更多强化了社区发现问题、传递信息和投送服务的能力,却没有提高解决问题特别是解决社区小事的能力。因此,应当通过向基层倾斜配置治理资源和权力,弥补问题化解能力的不足。比如椒江“业财街理”制度,就是为小区免费聘请专业会计,对公共资金全流程管控,解决小区公共收益管理难题。

唯有如此,才能形成良性循环,社区才能真正提高组织力,更有权威、更有能力将分散的居民组织起来,合作办好群众小事,让生活更美好。

2023-12-04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89010.html 1 3 在办好小事中刷出“幸福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