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聆听 章雪瑶)12月22日,中国二十四节气·三门冬至文化活动在三门举行。
本次文化活动以“寻梦冬至 品味鲜甜”为主题,由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中国民俗学会、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主办,中国民俗学会中国冬至文化研究中心、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三门县人民政府承办。
持续4天的活动中,不仅有盛大的“三门祭冬”仪式,还有中国二十四节气文化论坛、浙江省首届非遗年货大集、冬至庙会、非遗文化等内容。近百名国家、省市级专家学者相聚三门,与当地百姓共赴“非遗之旅”。
当天凌晨6点多,文化活动重头戏——三门祭冬大典在三门县亭旁镇杨家村拉开序幕。三门祭冬,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是流传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三门民俗文化之一。在冬至日这一天,当地人按照习俗,举行拜天、祭祖、祝寿、老人宴等仪式,以此迎接新年、庆贺丰收、感恩尽孝。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三门祭冬”作为其代表性项目,声名鹊起。
亭旁镇杨家村的祭冬活动,是三门祭冬规模最大、程式最完整、传承最完好的,杨家村也成为本次三门祭冬大典的主场地。
近年来,三门县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发展,全力做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激发传统文化的创新活力。继三门祭冬作为“二十四节气”代表性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东屏、岩下等一批村落也入选国家、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依托非遗资源,实现“祭冬文化”创造性转化,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与此同时,三门逐步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名录,录入140余项非遗项目,还认定省级以上传承人7人,为当地非遗保护工作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