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活力官河” 建设独具魅力人水和谐“幸福水城”

台州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控制性要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并指出“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位于台州市区的官河是温黄平原重要的水利设施,在历史上其排灌、航运等功能曾发挥了巨大作用,为台州中心城市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当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台州实践,对河湖水域综合功能的发挥和水城融合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实施“水上台州”强基行动,构建现代宜居的山海水城亲水网。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我委组织课题组开展了“打造‘活力官河’、建设独具魅力人水和谐‘幸福水城’”的课题研究。课题组深入椒江、黄岩、路桥、温岭、台州湾新区等地河网和水利工程调研,多次召开相关县(市、区)、相关部门座谈会和专家研讨会,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并赴省内的绍兴、杭州、温州和福建省的福州、三明、宁德等地学习考察。大家认为,台州市区山水禀赋优越、文化底蕴深厚、建设基础较好,加快推进官河综合治理,积极探索“美丽河湖+绿色产业+文化旅游”的水城共融发展新路径,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水城,是厚植新发展理念、推进台州高能级城市建设的基础性举措。

一、台州官河在历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官河即古代官府组织开凿的人工河。台州官河开掘肇始于东晋,完成于唐朝末年。经历代多次治理兴修,逐步形成了如今以永宁河、南官河、东官河、西官河等四大官河为主体、以数百条沿途支河为辅的“四通八达、横纵成网”的官河水系,以“水”的形态构筑了台州市区“四山一水五分田”的地理风貌。长期以来,台州官河是温黄平原乃至台州的水脉要道、航行通道和商贸廊道,奠定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素有“浙东小运河”之美称。台州官河文化是古代先贤治水智慧的缩影,滋养了台州人“水的灵气”,蕴藏着台州的政治经济史、人文生活史,与唐诗之路文化、和合文化同为台州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台州文化的重要渊源之一。

(一)泽被万顷良田,孕育鱼米之乡。唐上元二年(675)设立黄岩县,后历经百年发展,温黄平原农业灌溉需求增长迅速。官河将开凿的主河道选址于平原中线,支河向两侧延伸,以扩大灌溉范围,并通过历代建闸筑埭、清淤疏浚,有效保证了水田灌溉和居民淡水供应,黄岩因此成为台州的主要粮仓地,“水利兴则黄岩无旱潦之灾,黄岩熟则台州无饥馑之苦”(宋朱熹语)。官河也逐渐成为城市的重要纽带,到明清时,古代的温黄平原逐渐呈现出“河包城,城包河,河成网,桥成群”的布局,官河、桥梁与江南风格的民居建筑群融为一体,形成了具有台州特色的水乡古韵。

(二)便利航运交通,拓展商贸版图。官河沟通了温黄平原的内河航运,自建成后就成为区域运输物资的主要通道。唐代中晚期,官河成为从温岭大溪向黄岩县城、台州府城乃至境外运输瓷器的主要通道;到吴越国和两宋时期,官河水网融入海上丝绸之路,大量台州产青瓷、丝织品、柑橘、茶叶等经官河出口朝鲜半岛、日本、菲律宾等地。官河的繁荣增进了人员交流、经济沟通,大大加速了温黄平原城镇的形成和商业贸易的兴起,塑造了台州商人的秉性和气质。

(三)传演治水根脉,兴盛台学文化。“千年官河、千年之治”,台州在“兴水利、治官河”的千年历史中,陆续涌现出唐末五代钱镠、杜雄、骆延训,北宋罗适,南宋朱熹,明代周志伟,近代胡步川等治水先贤,相关的官河闸桥、历史事迹、文字遗产等留存至今,其蕴涵的治水精神、科学态度、山水志趣、家国情怀,生动地诠释了台州文化的鲜明底色和内在灵魂。同时,官河促进了台州的文教思想交流发展,河畔的委羽山是著名的道教“第二洞天”,两宋时徐中行、徐庭筠父子在此讲学,被后人称为“台学之首”;南湖学派兴起于官河之畔,涌现了南宋贤相杜范、学者车若水等大批文化名流;官河两岸樊川、清献、九峰等历代书院鳞次栉比,构筑了一条历史文化长廊;永嘉学派“经世致用”思想也在此落地生根,成为台州人实干争先的思想发端。官河沿线丰厚的古城文化、水乡文化和民俗文化,成为台州城市历史文脉的主要源头之一。

二、打造“活力官河”、建设独具魅力人水和谐“幸福水城”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官河水系是温黄平原的重要水利基础设施,官河文化是台州宝贵的物质与精神文化遗产,按照“创造性改造、创新性发展”的理念要求,保护和利用好官河这一“金名片”,复现官河的活力和盛景,建设“幸福水城”,对中心城市功能的提升和形象的塑造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充分发挥官河生态功能、文旅功能、要素集聚功能,构建“一都三路”(世界美食之都、浙东唐诗之路、台州1号公路、台州官河水路)的旅游新格局,对台州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高能级城市、促进高水平共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发挥组团式城市之长、打造高能级中心城市的迫切需要。台州主城区是典型的组团式城市。中心城市量级不足、能级不高、首位度不明显的问题仍然存在。水是城市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城市能级的跃升必须以互通的水空间体系、完备的水工程体系和优质的水文化体系为基础。通过三区水系连通和基础设施先行,将古官河、水岸带、河湖网、生态廊等连结为一体,可以加快中心城市集聚的步伐,提高中心城市的首位度。台州官河自古连接三区,是市区自古以来最大的“共同命脉”和“文化共识”,以官河“复兴”推动“聚心”发展,是当前台州聚合力、优空间、提能级的重大举措。

(二)发挥资源禀赋之利、创新高层次文旅体系的关键措施。杭州市对京杭大运河杭州段连续多年的系统保护、整治和改造,使其焕发生机活力,实现了运河“还河于民、申报世遗、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三大目标。台州官河是难得的旅游资源,其环绕绿心、山水相依、怀抱三区、通江达海,沿线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资源。以“活力官河、幸福水城”作为市区文旅产业振兴的关键词,在沿线植入休闲、游乐、住宿、美食、商业、文化等功能,将其打造成“台州游”旅客集散地、游玩始发地、文化体验地、核心消费地,既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文旅休闲的新需求,又能实现与台州其他区域文旅产业差异化发展,是完善台州旅游体系、全市域打造浙东滨海黄金旅游目的地的关键之举,对推动全市文旅产业发展和提高台州旅游知名度具有重大意义。

(三)依托生态水网之基、建设高标准幸福水城的重要途径。2022年6月,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水网全面建设幸福水城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综合立体、安全美丽的台州现代水网,全域打造独具魅力、人水和谐的幸福水城,并将构建“绿色互通的水系生态网”“和谐宜居的水城亲水网”等作为主要任务。官河是台州市区水系生态网的主要骨架和基础,目前仍存在着部分点位连通性较差、河道规模不足、排涝标准偏低、内生水动力弱、水生态环境质量欠佳等问题,亟需通过“连通、补网、强链”综合治理,让官河水网的水体真正“活”起来,并为椒江河口水利枢纽工程实施后更好地向市区生态引水创造条件,这是市区生态水网建设的必然要求。台州官河是市区幸福水城亲水网的核心,亟需通过水岸共治、强化配套和综合植入,让官河的传统功能与景观、休闲、美食、商业、游憩等城市功能相融合,从而成为市民幸福生活、城市幸福发展的基础元素,实现人与水、水与生态、水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共融。

三、打造“活力官河”、建设独具魅力人水和谐“幸福水城”的现实基础

(一)有利条件和良好基础。

1.有强烈的发展要求。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是党中央立足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保障国家水安全,从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近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全面深化河湖长制,推动全省河湖保护治理不断取得新成效。2023年7月发布《浙江省全域建设幸福河湖行动计划(2023—2027年)》,标志着全省正式开启全域建设幸福河湖行动。第1号总河长令明确要求加快培育涉水产业、发展滨水旅游,重点建设城乡居民15分钟亲水圈、打造高品质沿河文化圈、培育水上户外运动圈,加快营造“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台州市2023年第2号总河长令,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打造“活力官河”、建设独具魅力人水和谐“幸福水城”,是贯彻落实总河长令、扩大已有护水治水用水成果的生动实践,机遇良好,恰逢其时。

2.有坚实的规划支撑。市水利局组织编制的《台州市幸福水城规划》提出实施“官河聚心”项目。《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要求推进“官河聚心”综合整治工程。《台州市“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要求统筹市区防洪排涝、区块建设需求和人民群众对更美水文化、水景观、水空间需求,深入挖掘台州古代官河文化,积极推进“官河聚心”综合治理。这些规划的编制发布,为加快开展官河综合治理提供了坚实支撑。

3.有较好的河网基础。近年来,我市相继实施栅岭汪排涝调蓄、东官河综合整治、洪家场浦排涝调蓄等工程,东官河、飞龙湖、永宁河、徐山泾等部分河段整治已基本实施完成,南官河、青龙浦、璟湖、鉴洋湖等河段整治已纳入省市级重点水利项目,并正在加紧建设中,市区官河干道水利建设治理基本成型;市区尚未整治的干支河道也均已纳入《温黄平原防洪排涝规划》以及市、区两级《水域保护规划》,为打造“活力官河”、建设独具魅力人水和谐“幸福水城”奠定了扎实基础。

4.有扎实的探索实践。近年来,随着水利建设的推进,官河沿岸水生态景观有所改善,多个生态湿地、景观公园已显现雏形。2019年以来,黄岩区积极推进“官河古道”工程建设,助推城市有机更新,该工程以永宁江、东官河、南官河、西江河“一江三河”围成的心形区域为基础,依托老城区沿河绿地,串联孔庙、五洞桥、三十六街七十二巷等文化古迹,打造全程通行的慢行绿环,为市民、游客提供体验城市生态与文化的新去处。其中,全长约5.6公里的黄岩古乡之旅共富风貌旅游线,以永宁公园为起点,串联官河水街、模具公园、永宁桥、五洞桥,至上河廊桥,已入选全省首批共富风貌旅游线。

(二)主要问题和困难。

1.顶层设计不够系统。打造“活力官河”、建设独具魅力人水和谐“幸福水城”工作涉及市、区两级数十个部门,要有系统的顶层设计和“一竿子通到底”的可操作性强的规划体系。目前,虽然官河综合治理提升概念已纳入相关发展规划,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细致的路径方案。

2.官河水系不够通畅。官河沿线部分已建桥梁的梁底净空及跨径配置,不能满足内河通航要求,影响水上旅游航道的贯通性。需对部分桥梁进行拆除复建,可能涉及部分路网改建。同时,当前市区河网内节制闸较多,西江水系与金清水系正常水位不同,也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实现官河水上游线全线畅通的难度。

3.要素保障缺口较大。在用地保障方面,开展官河沿线综合治理提升所需用地较多,需要新增用地指标;同时考虑区块整体开发,沿线相关用地性质也要调整。在资金保障方面,所需投资规模较大,仅靠政府投入很难实现资金平衡。

四、打造“活力官河”、建设独具魅力人水和谐“幸福水城”的总体架构和主要任务

(一)总体思路。坚持“生态优先、系统治理、综合利用、科学推进、共建共享”的原则,围绕“水路连通、绿道畅通、文旅融通、产业贯通、三区互通、内联外畅”的目标,以东官河、南官河、永宁河等古官河为重点,相关骨干河道、次级河道为组成部分,系统实施沿线综合治理提升,合理串联周边场景及重点区块,精心配置特色文化元素,保障水安全、修复水生态、提升水航运、打造水景观、激活水文旅,充分释放官河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建设独具魅力人水和谐的“幸福水城”,促进市区集聚发展,为中心城市形象全面焕新和能级全面跃升注入新动能。

(二)总体布局。点线面结合,串珠成链,织环成网,构建一心、二脉、三环、四廊、五湖”的“12345”“活力官河、幸福水城”总体布局。“一心”即城市绿心,也是市区河网水系中心,并寓意台州千年官河文化核心。“二脉”即“通江达海”的两条主脉,向北通江,通过永宁河、永宁江等纵向河道连通椒江,结合椒江河口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实现向官河水系生态引水,解决“活水哪里来”问题;向东达海,通过洪家场浦、青龙浦等横向河道连通东海,解决“涝水哪里去”问题。“三环”即官河环抱三区的三条水路,内环由徐山泾、祝昌泾、高新河、栅岭汪排涝隧洞组成,长约16公里;中环由东官河、南官河、永宁河组成,长约39公里;外环由永宁江、海门河等多条河道组成,长约80公里。“四廊”即市区官河主轴的四条集水系、生态、交通等为一体的综合廊道,向东为心海绿廊、一江山大道,连通台州湾新区及台州1号公路;向南为永宁河南官河绿廊、轨道交通S1线,连通温岭城区及九龙汇湿地;向西为永宁江绿廊、轨道交通S2线,连通长潭水库并经元同溪与浙东唐诗之路台州段衔接;向北为一江两岸廊道,连通椒江北岸、台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海城区及台州府城。“五湖”即官河的五个重要节点,包括飞龙湖、鉴洋湖、璟湖、云湖和月湖。官河水系中,两环(内环、中环)、两轴(永宁河、洪家场浦)、两湖(飞龙湖、璟湖)为官河核心区。目前,核心区内永宁河、东山河、栅岭汪排涝隧洞、高新河、徐山泾、南官河以及飞龙湖、璟湖沿线水利基础设施及配套相对较完善,开展综合治理提升条件较好,可作为打造“活力官河”、建设独具魅力人水和谐幸福水城的“先行牵引区”。

(三)主要任务。围绕“宜居、宜业、宜游”三大愿景,解答好“名气怎么提、人气怎么集、财气怎么聚”三大命题,重点做好“水、航、行、景、文、游、产”七字文章。

1.“水”:治理150公里河道。在已建水利工程基础上,加快河湖水网综合治理,有效发挥蓄水、行洪、排涝、引配等功能。河道宽度宜宽则宽,护岸建设注重生态性、亲水性和协调性。在沿线截污控污前提下,合理采用滨水植物群落、沉水植物群落、生态砾石床等生态措施以及生态配水、推流曝气等水动力改善措施,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

2.“航”:建设6条水上航线。因河制宜,设置脚踏船、龙舟、汽船、水上巴士、游艇等多种水上交通工具,建设水上公交旅游线,丰富游客旅行体验,并丰富市区公共交通系统维度。改造沿线碍航桥梁闸坝,设置合理通航水位,逐步开通不同特色的6条水上旅游线:西江—南官河—东官河“官河人文线”,永宁古渡—澄江柑橘博览园“柑橘文化线”,飞龙湖—祝昌泾—心海绿廊—永宁河“城市休闲线”,西江—鉴洋湖“湿地观鸟线”,“椒江游艇线”,路桥“十里长街线”。

3.“行”:建设200公里绿道慢行系统。福州市通过建“福道”、治水岸、护湿地,依山傍水建成了数百公里长的城市绿道。我们在廊道建设中,可借鉴其成功经验,推进滨水绿道建设,打造都市商务型、生态宜居型、田园休闲型等绿道形态,塑造多元立体慢行景观廊道。高标准建设以“中环”两岸为主脉、“内环”“外环”两岸为支脉、环间水网沿岸为通道、“五湖”环岸为节点的亲水慢行网络系统,为居民、游客体验各类景观、开展健身运动创造便捷、可达的条件和空间载体,并在沿河两岸规划构建乔木、灌木、草本植被相结合的绿化系统,有机联系各生态板块,构造独具魅力的官河水路生态网络。

4.“景”:打造50处特色景观建筑。以官河文化、山水情怀、现代都市等为主题,打造总体协调的风貌景观。划定河道两岸保护治理范围和功能分区,如古韵人文区、商务休闲区、生态保育区等;同一分区内的水景、岸景、建筑样式、识别系统乃至灯光系统等均采用相对统一又有鲜明辨识度的风格,力求做到“一河一景、景景相融”。重点修缮复原五洞桥桥上街、新罗坊、十里长街等原始宋韵街巷风貌。按照低碳绿色建筑要求,充分利用现有建筑及设施,打造一批环保低碳、艺术感强、实用性好的节点建筑。

5.“文”:传承千年官河文脉。以历史水路为脉络,深度挖掘台州官河文化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融会贯通官河的多种文化元素,打造具有官河特色的文化产品,打响台州水文化品牌。通过加强沿线水乡、古村、名村整体性保护和水陆设施互动,传承弘扬官河水乡文化,打造“水乡台州”;通过修缮复原宋韵街巷格局风貌,丰富提升重点区块消费业态,传承弘扬官河沿线传统民俗、商贸文化及特色美食文化,打造“烟火台州”;通过建设委羽山道教文化主题公园,修复樊川书院、九峰书院、东瓯书院,复原孔庙核心保护区建筑,传承弘扬官河沿线儒学文化、宗教文化及浙东唐诗之路文化,打造“文教台州”;通过修复古代海防遗址和现当代革命遗址、创业遗址,陈列相关文物和设施,传承弘扬台州海防文化、一江山精神、大陈岛垦荒精神,打造“爱国台州”;通过建设官河博物馆、中小型展览馆,举办以“台州官河”命名的文化产业展会,传承弘扬台州民营经济文化、商贸展览文化,打造“会展台州”。建设台州官河文化遗产数据库,打造具有特色的官河文化展示长廊,注册“官河”文化品牌商标。

6.“游”:建设30处游憩目的地。针对本地居民、外地游客等不同群体,根据各年龄段游客的不同需求,找准各群体游玩的“兴奋点”,推出个性化、有深度的游憩景点和文旅产品。重点建设和提升改造飞龙湖水上乐园、台州植物园、璟湖公园、心海绿廊中央公园、云湖公园、官河祝昌园、永宁上河园、官河新天地、中央山公园、童泾湿地公园、官河湿地、鉴洋湖湿地公园、官河安澜、九峰公园、官河古道、永宁公园等17处主题公园;在沿线布置13处集向导、宣传、休闲、游憩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场景智能服务驿站。

7.“产”:构建沿河产业体系。拓展沿河农业休闲观光等新功能,丰富现代农业新业态,发展特色农业和涉水产业;整合土地资源,以高品质的投资环境吸引优质企业在区域落地,重点招引移动互联、电子商务、智能城市、泛娱乐、节能环保、金融业、文化创意等产业,着力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建设,调整建筑功能,整合周边商户,积极融入商贸、美食、住宿、会议、休闲、游乐、文体等功能,提高游客消费吸引力;重点引入特色美食、非遗体验、精品文创等新型消费业态,创新营销推广模式,积极举办承办大型会展、美食夜市、灯光秀、演唱会、水上戏剧、马拉松赛、自行车赛、摄影比赛、垂钓比赛等活动,助力沿河群众增加就业、提高收入。

五、打造“活力官河”、建设独具魅力人水和谐“幸福水城”的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保障。“活力官河、幸福水城”建设事关台州发展大局,涉及部门多且地跨三区一市,应强化市级统筹,政府牵头推进,形成横纵合力。一是建议成立市政府领导任组长,市级相关部门以及三区、台州湾新区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整体工作的重要决策、组织协调和督查指导等。二是建立由自然资源和规划、文广旅体、发改、财政、生态环境、住建、交通、水利、港航、国资等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政府定期召集会议,协调推进工作进程。三是椒江区、黄岩区、路桥区和台州湾新区分别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抽调相关部门人员开展专班化运作,全力攻坚辖区内官河水系建设。

(二)规划支撑保障。“活力官河、幸福水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强化顶层设计,完善规划体系。借鉴温州市迭代修编市区塘河综合开发规划的做法,统筹规划水系治理、城市绿化、文旅景点、传统街区、工业遗产,提升台州官河水系建设水平。一是发挥我市专业团队的作用,联合国内顶尖团队,组织编制《台州千年官河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规划》,明确官河水系建设的战略定位、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为项目实施、官河保护、文旅运营等提供行动纲领。二是组织水利、港航、生态环境、文广旅体、财政、国资、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开展区域水系水位调整规划、内河航运规划、生态保护规划、文化旅游规划等各个专项的编制,开展桥梁闸坝改造和统一调控、投融资、项目建设以及椒江河口水利枢纽工程官河水系生态引水等专题研究,并做好国土空间的相应优化调整。三是引入高端设计团队,高标准开展“活力官河、幸福水城”综合治理提升的总体设计及绿道系统、生态配水、旅游航道、水岸绿化的专项设计。为确保官河水系建设的高规格、高质量,建议整体建筑风貌设计应进行国际化招标。

(三)工作机制保障。落实市属国有投资企业作为官河水系建设开发的市级平台,负责官河和水城相关规划、总体设计的编制以及项目总体投融资工作。椒江区、黄岩区、路桥区和台州湾新区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负责辖区内官河水系建设实施及运营管理。

(四)建设资金保障。拓宽市、区两级政府筹资渠道,统筹财政资金安排,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专项债、国家中长期低息贷款政策的支持,并灵活采取转让项目经营权、收费权和PPP、ABS、REITs等方式,盘活经营存量水利资产,形成投资良性循环。引导金融资金、社会资本采取各种方式参与官河水系综合治理开发。学习借鉴衢州市柯城区治理“两溪”流域、丽水市遂昌县治理仙侠湖流域等经验,争取入选国家和省级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试点。结合椒江河口水利枢纽工程推进,探索水利牵引区片开发(WOD)模式。创新设置县市“飞地”,引导9个县(市、区)和台州湾新区在官河核心区建设“展示窗口”。

(五)政策支持保障。结合官河水系“先行牵引区”建设,探索出台并动态更新各项创新性政策工具,为官河水系的整体建设奠定基础。一是对沿线居民点统筹开展区域土地整理,积极探索因地制宜的治理方案。二是对沿线企业,根据其特点积极推动经营转型,腾挪利用周边村镇、民营企业现有空间。三是推进产地、人才、税收等政策创新,实质性打通三区界限,吸引优质企业、优质产业、优质人才落地。四是树立集约节约用地理念,借鉴三明、宁德合力打造生态河道、幸福河湖的经验,优化河道岸线利用,充分延伸沿岸空间。对于沿线农田,除河道拓宽等必须占用的外,尽可能予以保留。

2024-02-21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94550.html 1 3 打造“活力官河” 建设独具魅力人水和谐“幸福水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