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蛏”风破浪

三门首创全省养蛏新技术初见成效

台传媒记者泮素珂

台传媒通讯员韩雅璐 黄 俊

塘塘相连、滩滩相依,作为海水养殖第一大县的三门,成为缢蛏天然的养殖基地,三门缢蛏也因“壳薄、肉肥、色白、味甘”享誉南北市场。

近年来,三门县积极推进养殖多元化,通过科学选址、智能管理探索养殖新模式,养殖产业不断发展,现有养殖面积约6万亩,年产量约13万吨,年产值约26亿元,其中,三门县大金山水产品专业合作社在三门县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采用全省首创 “缢蛏箩筐养殖技术”,既保证了蛏子的均匀生长,又大大提高了采收效率,让养殖户受益匪浅。经测算,自采用该技术后,缢蛏采捕率实现100%,每亩增收一万元左右,并加快了农业领域“机器换人”步伐。

然而,缢蛏采捕效率不高成了“老大难”问题,三门县农业农村局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陈丽芝告诉记者,目前,三门县缢蛏养殖主要采用底铺网养殖模式,在滩面40厘米下方铺设聚乙烯网片。根据养殖经验,由于底铺网养殖深度较深,采捕时每人每天采捕量在60千克左右,采捕工作量较大,效率较低。三门县大金山水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可数还告诉记者,由于采蛏工人紧缺,工资上涨,早前蛏子的产值近三分之一都用于支付劳动费用。

为了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效益,三门县农业农村局引来多位来自海洋大学、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和浙江万里学院的“水产芯”领域泰斗,去年4月,研究确定了“缢蛏箩筐养殖技术”,三门县大金山水产品专业合作社成为该技术首批试点养殖场。

“采用以筐养蛏的方式,就是在底铺网的基础上,使用塑料箩筐,把蛏子放在箩筐里面,再在最上层盖两层网,防止青蟹摄食,保障蛏苗的安全。”陈丽芝介绍。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实验,大家发现“缢蛏箩筐养殖技术”带来的效益非常可观。去年是王可数第一年试养,如今他养殖的2000筐蛏子规格均匀,一斤有20颗到30颗。

“目前只是试水,今年我们计划请科研单位进行指导,一是减少用泥量,降低起重成本;另一个就是寻找更合适的良种,进一步提高养殖效率。”三门县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三门县畜牧兽医所主任叶春宇表示。

优化缢蛏底铺网养殖模式,建立劳动力节约型养殖模式,正是三门缢蛏产业高效化可持续发展的生动佐证。

2024-02-29 “蛏”风破浪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95185.html 1 3 三门首创全省养蛏新技术初见成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