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数据给“职业索赔人”画像

台州推出全国首个“云听”投诉举报数字引擎

台传媒记者许灵敏

日前,仙居一家生产足浴盐的企业被举报,有人投诉其产品没有报备,要求给予“退一赔三”。

当地消保部门根据举报线索进行查处后,对厂家作出不予处罚的决定。举报者不服,在要求举行行政复议时,仙居县司法局根据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供的大数据发现,这名举报者涉嫌“职业索赔”的违法行为。

给仙居提供这组数据的系统,就是全国首创、由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自主开发设计的“云听”投诉举报数字引擎(以下简称“云听”系统),它的功能就是给“职业索赔人”画像,以数据赋能,创新应用场景,提高基层执法效能,促进优商环境建设。

今年“3·15”当天,国务院新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要求投诉、举报者不得牟取不正当利益,侵害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也就是说,今后的“职业索赔人”再也不能肆意妄为了。

职业打假出现“三化”倾向

自职业打假第一人王海打假开始,职业打假一直备受社会争议,至今也未达成共识。

眼下,市场监督部门针对明显为获取不正当利益的打假者,统称为“职业索赔人”。

“他们的行为,不但没有提升商品质量,还损害经营者利益。”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消保分局局长郑孝虎介绍,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包括台州在内,这些所谓的“职业索赔人”鱼龙混杂,身份更加复杂,甚至有部分在校学生参与,出现了组织化、集团化、年轻化的势头——他们分工明确,形成一整套标准的操作流程。

据一位自称熟知内情的经营者透露,有位活跃在台州、在这方面干了10多年行当的“职业索赔人”,月收入逾3万元,想给他当学徒的还要排队和找关系。

“说得好听点,他们是鸡骨头挑刺,实际上就是恶意行为。”在随访中,说到这话题,椒江中山路“十足”超市老板刘先生有诉说不完的苦楚,说先前媒体报道过的手法,在他这里都演绎过,如故意撕破标签、在货架上塞过期食品、寻找商品欠严谨语句等。

据市场监督部门不完全统计,去年,台州市场消费纠纷共7万多件,其中投诉有4万件,涉嫌“职业索赔”的占20%;举报3万多件,疑似“职业索赔”的达40%—50%。

“这种为利益驱使的违法行为,严重消耗行政资源,给基层执法增加困扰,也严重侵害了包括电商在内的商家们的利益,应依法予以严惩。”郑孝虎说。

“云听”画像,“职业索赔”无处可遁

给“职业索赔人”寻找规律,给他们画像,台州为何走在了全国前列?

“也是机缘巧合。”作为这套系统研究的领衔者,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监分局局长董亦斌向记者缓缓道来,他说,“云听”系统研究在2019年上半年就开始,“缘于工作关系,市场网监部门从阿里巴巴那里拿到20万份投诉举报信息,初步分析发现,存在诸多规律性数据。”

于是,市场监督部门选择了天台县汽车用品行业的投诉作为“试验田”,在采集了该行业大量结构性数据后,以10个纬度、85个指标进行分析,在举报件的字里行间,得出这些投诉和举报有这样一些“规律”:一是买最少的商品,索求最高额度的赔偿,即花最小成本博取最大利益;二是引用的法律条文非常明确、简练、老到;三是团队化、模块化的操作。

在给天台汽车行业投诉的“职业索赔”现象画像后,市场监督部门及时给当地相关单位发送预警,并召开企业座谈会,提高他们的质量把关意识,当年的投诉率就下降了80%。

“投诉、举报的电话往往是一机多人,或一人多机。”董亦斌说,“云听”最难的就是攻克投诉件中的情感语义分析,这次仙居首次由司法部门认定涉嫌“职业索赔”,就大数据发现,类似的投诉多达682起、举报240次,而且专门针对足浴液和三无产品。

目前,“云听”系统逐渐克服诸多技术难题后,已经正式被广泛应用,实现基层“减负”,有效保护商家的合法经营。据悉,系统也得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可,相关部门日前还组织专家来台州调研,下阶段有望在全国推广。

2024-04-05 用大数据给“职业索赔人”画像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97887.html 1 3 台州推出全国首个“云听”投诉举报数字引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