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谢 佼
中华老字号中,对“味道”的记忆源远流长。尤其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美酒,更注重传承。在四川省绵竹市,就有这样的实证。
走进绵竹市中心的剑南老街,就能闻到浓浓的酒香。在古色古香的剑南春“天益老号”酒坊里,工人正将发酵好的酒糟进行摊凉,等待时机将其掺入蒸酒大甑,竹子做成的杆子上用铁环吊着直径1.5米左右的盖子,等待工人“合盖上甑”蒸馏取酒。
绵竹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工作人员介绍,2003年至2004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对“天益老号”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揭示了从原料浸泡、蒸煮、拌曲发酵、蒸馏酿酒到废水排放等酿酒工艺的全过程,因其规模之大、酿酒遗迹之全、保存之完好超出以往发现,获评200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中国酒的味道最老能有多老?以绵竹及其周边为例,绵竹先后出土了战国青铜酒具提梁壶、汉代调酒陶俑等文物;在距离剑南春厂区直线距离30余公里的三星堆遗址,出土了3000多年前的碳化稻米以及青铜尊、陶壶等大量酒器。
不仅是绵竹一地,四川盆地中沿着长江、沱江、涪江、赤水河等广袤水系,多处酿酒遗迹都传承着中华“味道”,至今已产生了宜宾五粮液、泸州老窖、绵竹剑南春、古蔺郎酒、沱牌舍得、全兴等中华老字号美酒。
应如何留住历史的老味道?四川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田锋认为,酿酒首先离不开生态环境。为此,绵竹市委、市政府积极推动县域矿山转型,拆除关闭生态脆弱区内的矿井,完成庞大的生态复绿,保护好微生物、空气、温度、湿度和水质等原真性资源。
“其次在生产自身,应做好‘三老三新’,坚持老师傅、老工艺、老窖池,同时注重新科技、新制造、新营销。”田锋说。
在拥有1600口老窖池的剑南春8号车间,车间主任罗嘉钜正在指挥出甑取酒。从粮食到出酒,前后要经历267道大小工序。“本来35天左右粮食就能发酵生成为酒,但是为了保证优秀的品质,我们坚持70余天酿造,加倍付出了时间,牺牲了产量。”罗嘉钜说,厂里像他这样的老师傅有400余位,一对一带徒弟出师至少需要3年,他至今也只带过4名徒弟。
“面向未来,我们要进一步发掘酿造美酒的工艺数据,让酿造从传统走向现代,从经验走向‘数智’。”田锋说。
如今,从空中俯瞰绵竹,主峰4989米的龙门山脉郁郁葱葱,雪山融水汇聚为条条清溪,流淌过雪山下阡陌纵横的川西沃野。剑南春酒史馆内,距今约2000年的绵竹汉代调酒陶俑仍长袍跪坐,左手持小勺探入酒桶,似乎正为摸索“勾兑比例”而会心一笑。
回望剑南老街的石牌坊上,“汲古铸今”四个大字,熠熠生辉。
(新华社成都5月1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