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张莺莺 记者曹思思)9月11日上午,玉环市人民医院健共体集团玉城分院防保科工作人员手持强光手电筒,来到龙潭别墅小区,走访门前屋后、横街背巷,寻找各种积水容器,仔细观察是否有伊蚊幼虫生存。同时,他们还对监测点的居民进行预防登革热知识宣传。
每年的7月至9月是我国登革热的高发季节。连日来,玉环市各乡镇(街道)卫生院积极开展布雷图指数监测工作,及时掌握登革热传播媒介伊蚊密度的动态变化,科学评估疫情传播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据了解,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以发热、皮疹等为主,具有传播速度快、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等特点。登革热最重要的传播途径为通过伊蚊(俗称“花蚊子”)叮咬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疾病。
“布雷图指数监测是登革热监测的主要手段,通过调查这些积水容器能够了解伊蚊幼虫密度,消除蚊虫孳生地,降低蚊媒密度,进而有效评估和预测登革热疫情本地传播风险性。”玉环市人民医院健共体集团玉城分院防保科科员陈罗意介绍,指数在5以下,则属于安全范围;指数若高于20,则意味着一旦有外部病例输入,就可能在该地区造成登革热的流行。
这两天,玉环市第二人民医院健共体集团清港分院防保科副主任医师叶美霞的身影也出现在所管辖的各个村庄。在上凡村,她发现不少村民在房前屋后堆放了瓶瓶罐罐、废旧轮胎等回收物,里面的积水因许久未清,已成为蚊虫孳生的温床。
接到反馈信息,上凡村第一时间组织村干部和党员,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觉维护周边环境卫生。叶美霞表示,防蚊灭蚊是防范登革热的关键,清积水是防蚊灭蚊的基础,“要翻盆倒罐清积水,减少伊蚊幼虫的孳生,从源头上预防登革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