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蒋昌明,男,1932年3月出生,路桥人,路桥中学原校长。1956年9月入党。1950年起,一直在路桥中学工作,1992年离休。离休后,创办了路桥老年大学。曾荣获浙江省优秀离退休干部党员、台州市“五好”老干部、台州市老年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蒋昌明口述 台传媒记者陈 赛整理
当好“红色宣传员”
1944年,我进入黄岩县私立路桥初级中学(路桥中学前身),成为这所学校首批招收的120名学生之一。
正是当初的这个选择,让我一步一步向革命靠近。
当时,学校董事会共有18名董事,他们中有不少来自一利酿造厂,该厂正是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活动据点。学校里有不少老师是地下党的同志和进步人士,他们在给我们传授知识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不少关于共产党和解放军的消息。慢慢地,革命的“红色种子”在我心中生根发芽。
抗战结束后,在董事和老师们的秘密领导下,我们全校师生配合当时的国内形势,积极开展“反内战、反饥饿、反法西斯教育”运动。我们学生队伍也相继成立了“怒涛社”“新生代社”“女生社”等组织。
除了学习外,我平时对解放区的消息也格外关注,为了更好地革命,我加入了“怒涛社”。
初中毕业后,我顺利入读黄岩中学。由于初中时是“怒涛社”成员,进入黄岩中学后,在老师的推荐下,1949年3月,我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入团后,我无比期待黄岩也能早日解放。于是,我一边学习,一边收集外地解放军和本地游击队的相关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刻印到刊物、传单上,并上街分发、张贴,向当地群众宣传民主、自由思想,抨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发动群众一起为解放而斗争。
1949年5月底,黄岩解放前夕,我接到了一个任务:把“解放信”送往路桥,并告知当时的路桥中学校长谢若冰。由于当时黄岩是和平解放,解放军还未进驻,群众心里都慌兮兮,担心国民党军队会折返。
面对紧张形势,我来不及害怕,接到任务后立马行动,心里暗誓一定要把信顺利送到谢校长手里。我先坐黄包车再换乘小船,花了半天时间抵达路桥。信送到后,我又马不停蹄回到黄岩,配合做好迎接解放军和游击队进城的工作。
怀着敬畏心入党
黄岩和平解放后,原来的私立路桥中学由人民政府接管,设立了“高中部”,并更名为“黄岩县路桥中学”。1950年,我从黄岩中学毕业,在老师的建议下,来到路桥中学任教。
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我还兼做思想宣传工作。抗美援朝时期,我负责路桥中学校刊、简报等刊物的刊印。当时,我通过刊物向全校师生反映战况和“控美”宣传,让大家认识到“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并向大家传递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的先进事迹。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也是各种“运动”最为集中的时期。那段时间,学生经常下乡开展文艺演出;农忙假时,老师要下乡帮助生产队插秧、割稻。与此同时,我不仅要做好备课、检查等日常教学工作,还要关注师生们的思想动态,做好思想宣传工作。
几年的工作实践,我对共产党的认识越来越清晰,也更有敬畏之心。1956年9月,我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路桥中学的第一名党员。
既然入了党,就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我当时就告诉自己,要发挥自身长处,让路桥中学越来越好。于是,我到华东革命大学学习,接受思想教育。后来接受组织安排,到杭州参加思想教育学习,把学到的先进思想带回来建设学校。
青年强则国家强。希望新一代的青年热爱党热爱国家,向革命先辈学习,传承革命精神;坚守初心,抓住一切学习机会,充实自己、提升自己,以自身全方面发展,为国家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