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记者 卢珍珍 /文 杨 辉 /摄
76岁的方炳青,是位宝藏老人。走进老人的两间四层立地房,就像走进一个迷宫,每打开一扇门,背后都藏着不同的香沉木雕作品,还有老人的过去。
《西游记》《封神榜》《老子》《八仙过海》……众多香沉木雕作品中,方炳青雕了不少文人雅士,他独爱苏东坡。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方炳青把苏东坡的率真、豁达,融进自己的作品里,就像他选择了木雕一样,“不管不顾,也得雕好”。
一
仙居县皤滩乡山下村,因“江南第一书院”桐江书院而知名。方炳青的家,与书院只有一条小路之隔。
一次,省里媒体走访桐江书院时,岔进小路,闲逛至方炳青家门口。散放在门口的香沉木雕,还有老人的手艺,一经报道,才被更多人发现。
刷漆、木雕,是早年山下村人出门讨生活的手艺。
没有人能准确知道,仙居木雕兴起于何时,但现存的明清古民居能说话。在古民居的古构件里,如牛腿、花窗、梁、柱、门等,都留有木雕技艺成熟的痕迹,无论是花草、虫鱼,还是人物、鸟兽,都惟妙惟肖。
13岁时,方炳青便跟着父亲学习。婚嫁中,女方的嫁妆、男方的床,都少不了木雕。另外,村里的祠堂、戏台也都需要木雕。
随着婚嫁市场的改变,木雕用武之地变少,山下村人逐渐放弃手艺,出门做生意。守住手艺的,只有少数人,里面就有方炳青。
为了生计,方炳青曾经人介绍,前往金华做木雕。在那里,他第一次接触到这类带着淡淡香味的木材。“当时,家具厂的老板让我们嵌上一道‘乌木’,一打听才知道,根本不是‘乌木’,是‘香沉木’。”
这类木材,长年累月沉埋于河床。经过水流的冲刷雕琢,其质地坚韧,造型千姿百态,表皮肌理丰富。树木固有的香气,经过时间的沉淀,依然持久。
“这是做木雕的好材料。”方炳青心动了。
家具厂老板告诉方炳青,这类木头,其实溪边到处都是。
带着好奇心,方炳青跑到溪边。一眼望去,形态各异的“香沉木”,被采砂机从水底挖起后,遗弃在溪边。阳光下,干燥后的木材呈现出不同深度的颜色,有些开裂,有些则是实心。
当方炳青回仙居和父亲谈论起“香沉木”时,父亲转身从角落里搜罗出几块木材,方炳青一看,也是这类木材。
山下村,毗邻永安溪,一旦遇到洪水,溪道就会改变,“滩变潭,潭变滩”,洪水翻滚泥沙的同时,也将“香沉木”翻滚出水面。
从此,方炳青开始留意永安溪边的“香沉木”,并不断运回家。左邻右舍看了好奇,方炳青怎么运了一车“烂木头”回家。
旁人不懂,这些被方炳青当宝贝的“烂木头”,会重新“活”过来。
走进老人家里,最显眼的,就是长4.5米、高1.2米的香沉木雕作品《九龙图》。
九条形态各异的龙,怒目圆睁,盘旋交错,在云雾间追逐,极具动感和力量。这是一件高浮雕和圆雕相结合的作品,光线映照下,木雕表面形成深邃的阴影,雕刻内容的空间层次感强烈。细看作品,可见其表面并非光滑细腻,而是刻意保留了大量的凿刻痕迹,传达出一种粗犷遒劲、苍劲有力的美感。《九龙图》是老人早期创作的作品,虽然当时的雕刻技艺在他现在看来有欠缺,但确实雕出了生命力,这一点很可贵。
这件香沉木雕作品所用的是香樟木。“但没有人能知道这块香樟的年龄,是个谜。”老人说,家里现存的木雕原料,都是他早年收藏积累下来的。
1988年,他去了趟北京,自己的小件香沉木雕作品,在一个家具展会上,赢得了不少媒体和专家的认可。也是在这一年,他决定减少家具木雕活,专攻香沉木雕。
这一次,不为生计,只为个人喜爱。
二
如果没人叫唤方炳青,老人可以一天埋头苦刻,所有刀下功夫,都是经验。几十年的家具雕刻技艺、装饰雕刻技艺,为方炳青转型做香沉木雕,提供了技术支持。
从溪边运过来的“香沉木”,需要避光自然晾干,一块裂缝少、实心的原料,是最佳选择。在水底沉浸几十年甚至百年的木头,早已具备坚韧、沉稳的脾性,保存时间能长久。
选好木材后,方炳青要挖掘它的天然表现力,观其形状、厚薄,利用原材料的坑洼、残缺、明暗,来构思整个作品。想要作品气韵生动,构思是最关键的一步。
“讲究天人合一。”方炳青说,香沉木雕要把原材料的天然趣味充分发挥出来。作品中的构思布局,大多在老人的脑子里完成。他的作品《苏东坡》,就是他构思中的得意之作。方炳青只在木材顶部雕出一个人脸,保留木材原形态、原肌理,将木材天然古朴的残缺之美化作苏东坡飘飘然的胡须和衣袍,尽显自然潇洒。这如同中国画的留白手法,无笔墨处,却内涵丰富。
构思完,就要胆大心细地上手做了。
先凿粗坯,构图布局在这一步定型。方炳青会根据实际需要,或画雕刻图纸,或直接上手雕刻。香沉木雕运用到的雕刻手法很多,比如圆雕、阳雕、阴雕和线雕,有时候为了表现一些细节甚至使用到了透雕。
有了雏形,再不断丰富细节,作品的质感就出来了。“雕人物的话,要雕出眼神,人物就有了情绪,有了性格。”
为了取悦自己,从事香沉木雕36年,方炳青的作品没有一个是重复的。“做新鲜的东西,为了自己的乐趣。”《九龙图》里的九条龙,每条龙都不一样,“你看这条是老龙,注意它的牙齿,都已经磨平了。”
在二楼卧室的门板上,方炳青用白色粉笔写下一句话:“中国传统雕刻的美学价值,不在于工而在于巧,不在于形而在于神。”老人已记不得句子出处,但他认为,句子表达的意思,是他从事香沉木雕,最想到达的境界。
三
如今,仙居香沉木雕已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传承人,方炳青常常会带着作品出去参展。
有人问他:“你是哪个大学毕业的?”
老人回答:“羊大毕业的。”
虽是玩笑话,但也是实话。小时候在永安溪边上放羊的方炳青,把溪边的沙地当作画布,不厌其烦地画了又画,身后羊群,是他唯一的陪伴者。
除了雕刻技艺,香沉木雕也考验一个人的绘画功底与审美能力。一直从事木雕的方炳青,中途还重新拿起画笔,自学了国画。“画里的效果怎么雕出来?”老人的画融入了做木雕的意识,一幅画同时是一个木雕作品的思维导图。
当初,村里的人陆续放下手艺出门做生意时,父亲曾对方炳青说过一句话:“不要小看雕刻这门手艺,虽然不怎么光彩,但是能养家糊口。”
做香沉木雕之前,方炳青靠手艺,养活了一家人,但后来,他靠手艺,滋润了自己的爱好。“这门手艺真失传了,那是有点可惜的。”
“你看关羽身下的这匹赤兔马,它的肌肉线条很有爆发力。”聊天时,方炳青常为香沉木雕沉醉,他还要继续雕刻,虽然家里成品不少,但他收藏的原材料,还在激发着老人不断创作。
有人想要重金购买方炳青的作品,但他舍不得。他一直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有更有意义的归处。他想过办陈列馆,但香沉木雕作品体积大,办馆需要不少资金。
近期,想到自己的《福乐长春》被台州市博物馆长期收藏,他觉得,博物馆可能是作品最好的去处,如果可以,他想把自己的香沉木雕作品送进北京的博物馆。
毕竟,北京是他梦开始的地方。
【手记】
初见方炳青,他就像一个邻居老爷爷,头发略白,但很爱笑。和方炳青深聊之后,才发现,他是位质朴的民间艺术家。
在木雕基础上,老人香沉木雕的技术越发娴熟,他还自学绘画和书法,并且略有所获。日复一日雕刻、绘画,所有的动力,都源自喜爱。
“我这个手艺,一开始就是个笑话。”这是我和方炳青坐下来聊天时,老人说的第一句话。当初,当他把一堆堆“烂木头”运回家时,旁人并不理解。
直至这些“烂木头”开了花,成了艺术品,老人用自己的双手,打败了那些“笑话”。
“我不管别人的看法,自己选中的东西(爱好),心里会很舒服。”到了晚年,内心丰盈成了这位老人最与众不同的地方。
对的,他就是个宝藏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