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伟 /文
在黄岩东禅巷,有一位才淑的女子,被载入民国《黄岩县新志·列女·才淑》章节,又被临海黄瑞编入《三台名媛诗辑》,成为晚清台州名媛代表,传为文坛佳话。更让人称道的是,清末有近百位海内外名流为她的《焦尾阁遗稿》作序、题跋、留词,成就了黄岩文史上的绚烂篇章,她的名字叫卢德仪。
持家孝悌 勤劳贤淑
卢德仪,字俪兰,又字梅邻,黄岩人。嘉庆庚辰(1820)生,同治四年(1865)去世。她出身名门,是举人卢埙的孙女、处士卢肃炡的女儿。卢处士亲自教她读书,她深受家学熏陶,通五经大义,尤其擅长《诗经》《礼经》,熟《文选》,旁及文史。
卢德仪20岁嫁给东禅巷里比她大一岁的王维龄后,几乎每天早晨起来烧灶下厨。孝敬公婆如侍奉父母,友爱诸叔小姑,全心全力勤劳持家,抚育子孙辈视如己出,一大家子其乐融融。
她性爱花木,特别喜欢种植兰花,每当月夜之际,移动盛放的盆兰到庭院亭台上,高下参差妥善放置。然后扶着年迈的公婆坐在花下采撷花朵,蘸上蜂蜜,递上茶水献给二老,怡然相乐,因此自号俪兰。当公公晚年病情严重,她随同丈夫昼夜服侍左右,直到老人去世,谨守丧葬礼仪,毕诚毕敬。
咸丰十一年(1861),黄岩遭受洪杨之乱尤其严重,至今在东禅巷古宅的廊柱上可看到砍痕。当时,王维龄的父亲和两位仲弟相继去世,王维龄和弟弟携全家老幼避难黄岩西部上郑石墩村,后来又转移到更高更安全的山里。每次兄弟两人翻山越岭几十里背米回来,卢德仪都是先做好饭菜给年迈的婆婆食用,然后再按长幼分给家人,而她自己吃番薯、薄粥或麦屑充饥。
次年四月,黄岩城内洪杨之乱退去,一家人才回到东禅巷居住。由于操劳过度,卢德仪病倒,回城后她仍然带病帮助丈夫操持家业,并在同治四年(1865)八月去世。
卢德仪生育五子四女,五子分别是彦威、彦征、彦载、彦武、彦戠。长子彦威,官至太常寺少卿。彦征以州判候补江苏,署邳州知县。彦戠以知县候补安徽。彦载是国子监生,经商有成。彦武任海标千总。长女嫁给严祖源、次女嫁给林彦直、仲女嫁给东禅巷“东禅花隐”官小樵之子官瑞椿、幼女嫁给司厅巷朱谦,其中官瑞椿、朱谦两位女婿是黄岩清末民初知名人物。
课子就读 言传身教
王彦威幼时,卢德仪亲自教导他诵读诗书。他6岁学习数目和方向的名字,7岁知道男女有别,开始谨守礼仪之道。
卢德仪曾作有《秋夜课廉儿读书》七绝一首。王彦威谱名士廉,廉儿是卢德仪对爱子的昵称。卢德仪生病卧床数月未愈,仍力促王彦威外出参加乡试,不要错过好机会。当王彦威离别后,她痛哭着对王彦威妻子说:“廉儿我所爱,然我病若此,恐廉儿去有母归无母矣!”
秋夜课廉儿读书
良宵闲雅与诗宜,清课从头莫告疲。
矮屋数椽灯一点,我家喜有读书儿。
这首诗歌画面感很强,清代著名书画家会稽赵之谦读了全诗,感叹之余作了一幅《秋灯课诗图》,将这首七绝的诗意呈现出来。一时间,文士题咏遍及大江南北,可惜在流传期间这幅精彩的画作在京城散失。光绪己丑(1889),这幅画被王彦威失而复得,他特意为这件事写了一篇文章作为纪念。此时赵之谦已经去世5年了。
据《台诗四录》引孙德祖载:“余友弢夫王君彦威,初名禹堂,登同治庚午乡荐,为人笃行而劬学,每自言幼承母训。贤母卢太恭人尝有秋夜课儿诗,有‘茅屋一椽灯一点,我家应有读书儿’。弢夫后官工部,赵撝叔为写《秋灯课诗图》,一时名流皆有题咏。每出以见示,未尝不涕下沾臆也!”由此可见王彦威成材,与母亲从小给他的良好启蒙教育分不开,不管是学习、生活习惯的培养,还是前期人格的塑造。
据王彦威回忆母亲一家经堂课读场景:“彦威五六岁亦执策侍其后,暇则举古今忠孝事为堂上陈之,以博色笑。其遗文坠典有关惩劝者,比类录之。凌杂掌故则别纸录之。傍行侧注,一字不苟。”
卢德仪不但自己亲自课读子侄,丈夫王维龄也教子有方。他曾经对儿子们说:“我刚进入私塾时,一升米三分之,为粥三次,一菽乳,四析之。”因此孩子们都各有成就,特别是长子彦威名声在外。
夫唱妇随 伉俪情深
张文虎《王儒人传》写道:“暇则伉俪以诗倡和为乐。”卢德仪写出《寄夫子温州二首》《和夫子游委羽山二首》等佳作,伉俪情深可见一斑。《寄夫子温州二首》写夫妻新别后,卢德仪对丈夫的思念和渴望早日团聚的情感。一百多年后捧卷读着诗行,这两首含蓄的思妇诗在场感依然极强。她把诗歌的文字打磨得温润如玉,足见文字白描功夫之强。
寄夫子温州(二首)
其一
小别情怀夙未谙,计程应已过山南。
东瓯风景知何似,计取归来佐夜谈。
其二
闲阶月色剧分明,河汉横空夜气清。
斜倚栏杆悄无语,霜花如雪扑帘旌。
诗中的“夫子”,指的就是王彦威的父亲王维龄,字广良,别字菊人,祖父王子业,父亲王谦受。家住黄岩城内直下街,后来移居东禅巷(原城关镇宿舍东面区块)。王维龄从小聪颖好学,在他年少时,由于家庭贫苦,从祖父举人王斐山、明经朱云岳对他很赏析,怜惜他家境贫困,都将他免费招到学舍读书。卢处士也非常器重女婿,赠送给他一筐藏书。王维龄致力科举考试,参加郡县考试名列前茅。但是,当府城学使过来推荐他时,他却称病婉言拒绝了。原因是家里的父亲年纪已大,而且家境不好,他的父亲要求他经商。他乞求王斐山、朱云岳两位先生帮忙,都没有得到父亲的同意,和妻子卢德仪一起痛哭了好几天后,他才开始和仲弟一起去做生意。并让卢德仪教导他的弟弟们读书、计算账务等事项。
据王彦威撰《先母卢太淑人事略》载:“其父以年老家贫,命习贾人事数年,积资返父所质田,为其弟纳室,既而累资巨万,岁入八百斛,乃与诸弟分之。”这与林丙修所写的《王太常传》记载“父维龄,太学生,为蓄贾。徙城隍庙前,资用日以饶”一致。从中可以知道王维龄弃学从商,曾移到城隍庙前经商,使得家中财力更加雄厚。王维龄和卢德仪夫妇仍然商量着与亲兄弟们平分资产,一家人其乐融融,姑嫂相洽。
遭受了洪杨之乱回到城里后,王维龄家中资产大为缩水,等到暴乱平定后,他重操旧业,让季弟出面经商。由于季弟从商经验不足,耗费了家中的所有资产,并且负债累累。王维龄夫妇两人没有埋怨,依然对他友爱如常。
焦尾遗稿 古今传诵
卢德仪生平作诗好几卷,都是自己珍藏,但毁于兵乱。现存诗歌仅33首,是嫁给严祖源的长女夹杂在箩筐中带出的母亲诗作,加上避乱期间、回城后的诗作,称作《焦尾集》,后来自署阁名。同时,她还著有《焦尾阁脞录》2卷、《正气集》4卷,均散佚。
《焦尾阁遗稿》是正式书名,载于《台州府志·艺文略》中。可分感怀诗、写景咏物诗、思妇诗、闲适诗等类别。晚清武进女士张婉紃认为卢德仪的诗歌平淡而有深味,中年遭遇离乱避难黄岩西部后哀愁渐生,始有悲壮沉郁风格,这个评论比较精准。
斗鸡巷王炳辰所题《焦尾阁遗稿》五律一首,全诗概括了卢德仪去世之后,王彦威为卢德仪的《焦尾阁遗稿》征集诗文序跋,涉及王家前后四代雅颂的作品近百篇,每一篇都是文笔优美,称得上佳作,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题《焦尾阁遗稿》
征题历四代,写作百余家。
雅颂传焦尾,文词灿彩霞。
子孙能撰述,德操显柔嘉。
受命终难却,高明笑画蛇。
焦尾,意指美琴,《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后来,“焦尾”与绿绮、绕梁、号钟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琴,象征着知音难寻的含义。同时,人们也用“焦尾琴”“焦尾”等词语来比喻历尽磨难的良才或被埋没的宝器。卢德仪自经历战乱磨难后自署其名,用来纪念这段人生经历。
《焦尾阁遗稿》有瑞安孙衣言、德清俞樾、吴县潘祖荫、庐江吴长庆等名人的多篇序文。还有江宁汪士铎、顺德李文田、会稽李慈铭、孙德祖契书后跋,另有数十位海内位名流题词。
《避乱石墩滩声狂作彻夜不寐感赋一章》是《焦尾阁遗稿》中的一首七绝,是卢德仪一家避乱宁溪五部后转徙上郑石墩居住时的一首纪实诗。
避乱石墩滩声狂作彻夜不寐感赋一章
干戈满地欲何之,穷谷藏身岁已迟。
彻夜滩声眠不得,似为羁客写愁思。
黄岩西部上郑乡石墩村,因村中溪流上,原有一排石墩作为过溪通道,故名。王维龄和清末浙江水师统领王燮阳父亲王勒勋的关系交好,于是选择在此避难。诗题中的石墩,因位于宽阔的西谷黄岩溪旁,雨量充沛的时候,满溪滩的流水流过,发出很大的声响。尤其在有心事的月夜,思乡的人儿经常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焦尾阁遗稿》得到众多名士的关注和重视,并刊刻流传于世,是古代女性重视文化的见证。卢德仪相夫教子、知书达理的故事厚实而绵长,让这位台州名媛成了众多后人的楷模。
参考文献:民国《黄岩县新志》、王舟瑶《台州四录》、王舟瑶《西桥王氏家》、林丙修《王太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