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养鹅门外汉到“青牛奖”得主

徐江腾:90后奶爸与鹅的情缘

徐江腾正在照看大白鹅。

台传媒记者罗靓城文 李洲洋摄

【青春故事】

“今年秋天比较热,种鹅饲料上要改变一下配方。”11月17日,在仙居江腾大白鹅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徐江腾正在与农科院专家沟通。

徐江腾是一位90后农创客。10月30日,2024年浙江省乡村振兴共富青年先锋“青牛奖”揭晓仪式隆重举行,徐江腾从百强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台州唯一2024年度“青牛奖”得主。

跨界转行:从城市到乡村

今年是徐江腾与大白鹅打交道的第四个年头。“我是城里长大的,家里也不是做这个的,之前对农业完全一窍不通,就是个门外汉。”徐江腾回忆道。

2013年,徐江腾大学毕业后,回仙居开了一家餐具消毒厂。吃苦耐劳的他全年无休,为他后来开鹅场积累了资本。

2019年,在时任仙居县埠头镇振兴村第一书记的张新建和宁波市农科院畜禽所所长陈淑芳的促成下,象山县文杰浙东大白鹅养殖合作社与振兴村达成合作意向,象山县文杰浙东大白鹅养殖合作社提供技术和市场,振兴村提供场地和资金,共同建设浙东大白鹅养殖场。

说干就干,从零起步。几个月时间,基础设施、净化设备等都已建设完毕。2020年3月,徐江腾翘首以盼,等来了1万多羽自象山远道而来的鹅苗。徐江腾从学喂鹅、学配料开始,一步一个脚印。

“开始养殖后,我才意识到事情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简单。”尽管得到了全程技术指导,他还是遇到了意想不到的挑战——大白鹅出现了水土不服的问题。一个月内,鹅场损失了两三百只大白鹅。

“平原和山区在饲料和饮水条件上存在差异,照搬他人的养殖模式是不可取的。”面对这一挑战,徐江腾不得不频繁往返于台州和宁波之间,至少跑了十五六趟。在专家的建议下,他采用了分养模式,经过多次试验和不断调整饲料配方,最终克服了大白鹅水土不服问题。

数字化养殖:创新与传统的融合

作为养鹅行业中的年轻面孔,徐江腾对鹅场实现了技术上的革新,颠覆了传统的水禽养殖模式。“我们将鹅从水边转移到旱地,只需提供饮水,减少了用地上的限制。”他还简化了养殖流程,使员工更容易上手,管理更加便捷,并融入数字化元素,运用远程操控技术,即使身处外地也能监控鹅场的情况。

徐江腾的产业链覆盖了从种鹅育种到孵化、销售的全过程。“我们将种鹅产下的蛋送到宁波孵化,孵化后再分销到全国各地的养殖户手中。养到两三个月大后,我们再将其卖给屠宰场。”徐江腾说,鹅的各个部位都有市场,如鹅毛用于羽绒服等,而他们主要负责产业链的前端,即蛋和苗的销售。

“从事产业工作其实非常有趣,农户们非常淳朴,与他们沟通是一种乐趣。”徐江腾乐在其中,也将帮助农户视为自己的快乐之源。

经过4年多努力,目前合作社种鹅存栏1.5万羽,成为中国畜牧兽医协会和宁波农科院的服务基地,全国人大代表陈淑芳博士也在合作社建立了博士创新站,为选种育种提供技术保证。他们还拓展了10个大白鹅林下养殖基地,免费为农户发放鹅苗,带动低收入农户养殖超100户,每年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徐江腾与鹅之间的深厚情感,已经传承给了下一代。作为一名90后的年轻父亲,他对女儿的宠爱溢于言表。他分享道:“女儿最初对鹅有些畏惧,但现在她已经能够勇敢地用手指轻轻触碰小鹅了。”在徐江腾的心中,女儿是他工作中的“得力小助手”。尽管日常工作需要在台州和宁波的鹅场之间奔波,但有了女儿的陪伴,他感到所有的辛劳都是值得的。

【青年说】

在徐江腾看来,台州是一个充满包容性的地方,他作为乡村振兴中青年力量的代表,深切感受到台州给予的众多机遇,以及台州对他从城市走向乡村、从行业新手成长为行业先锋的支持。正是这些,让他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青牛奖”的精神——勇于创新、敢于担当,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2024-11-19 从养鹅门外汉到“青牛奖”得主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215236.html 1 3 徐江腾:90后奶爸与鹅的情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