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和合文化传世工程 提升和合文化影响力

胡家星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和合文化,曾指出“我们的祖先曾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文化,而和合文化正是这其中的精髓之一”,并将和合理念、和合智慧贯穿融入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思想。天台作为中华和合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实施和合文化传世工程,推动和合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点聚焦和合文化全球传播高地、和合文化理论研究高地、宗教中国化实践高地、和合文化保护展示高地、文旅融合创新高地等“五大高地”建设,着力提升和合文化影响力。

一、聚焦“研何理”,深探和合智慧源。从理论层面看,和合文化强调多元融合、和谐共生。如儒家倡导“君子和而不同”,承认个体差异基础上追求和谐;道家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以阴阳交感达至和谐平衡;佛教的“因缘和合”观,揭示事物相互依存与关联。未来,要加强和合文化当代价值研究,形成理论研究、成果转化、宣传阐释全链条。深入开展古籍文献整理编印工作,整合历史遗迹、民间传说中的和合文化元素,构建系统的和合文化理论体系,进一步提升天台山和合文化理论研究高度。要联动多方资源,依托天台山文化研究院、台州市和合文化研究院、省社科赋能特派团等力量,汇集全国各个和合文化发源地的研究联盟及高校、社科机构,构建和合文化自主话语体系。要加强与国际文化研究机构交流合作,以国际视野阐释和合文化,使其在世界文化之林彰显独特魅力与智慧价值,为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冲突与矛盾提供中国方案。

二、聚焦“护何韵”,尽展和合风采卷。保护与传承和合文化的物质与非物质载体是展现其韵味的关键。物质方面,众多历史古迹如古寺、古村落、文化遗址等承载着和合文化记忆;非物质方面,民间传统技艺、民俗节庆、非遗等都是和合文化的鲜活呈现。要以天台山文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总抓手,实施文物保护和古村落保护工程,加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开发利用。将和合元素融入城市规划建设,打造可感知、可体验的和合文化单元。依托济公文化、佛道文化、天台宗文化、浙东诗路文化的影响力,搭好文化沟通桥梁,紧抓流量经济新风口,邀请文化名家、影视明星、网红达人精准推介,全方面、多角度、立体化传播和合文化,以现象级营销打造爆款,破局出圈。

三、聚焦“传何音”,广扬和合国际风。在全球化背景下,传播和合文化声音,提升国际影响力至关重要。要借助现代传媒手段,通过网络平台、社交媒体、影视制作等多种渠道,以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形式如纪录片、动漫、短视频等向世界讲述和合文化故事。举办高水平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如和合文化全球论坛、济公文化节、诗歌节等,邀请世界各国文化精英参与,促进文化对话与交融。鼓励文化企业“走出去”,在文化产品贸易、文化创意产业合作中融入和合文化元素,以文化产品为载体传播和合文化价值观。未来,还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传播格局,让和合文化成为世界了解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的重要窗口,在全球范围内凝聚起和谐共生、合作共赢的文化共识。推进天台县和曲阜市圣地联盟建设,互相借助双方优势经验,推动文化出海。争取参加2025“北京—东京”论坛,在更高层次世界级平台上传播天台山和合文化。

四、聚焦“融何兴”,畅绘文旅富韵图。文旅融合是基于文化与旅游在本质上的内在联系,文化赋予旅游灵魂与内涵,旅游则为文化提供传播载体与发展空间。和合文化融入旅游,是将其和谐、融合的理念贯穿于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设计、旅游服务提供的全过程。要以打造“最具浙江辨识度的文化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构建和合文旅综合发展体系,满足游客对于和谐、宁静、融合的精神需求,创造独特的旅游体验价值。开发运营好以和合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等;设计富有创意的和合文化旅游纪念品,满足游客购物需求的同时传播文化;加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营造和谐友好的旅游环境。以“文旅+”创新体验模式,带动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与区域经济繁荣。展望未来,要持续创新文旅融合模式与产品,以国际化视野打响天台山文旅品牌,打造“近悦远来”国际知名文旅目的地。

五、聚焦“创何治”,巧筑和合善治基。和合文化融入社会治理有着深厚的理论依据。儒家的“礼之用,和为贵”思想,强调社会秩序的和谐有序应建立在礼义规范与和谐精神之上。社会治理中的“协同治理”与和合文化相契合,倡导多元主体通过合作、协商实现社会事务的有效治理,有助于促进社会各要素之间的协调与平衡。在其实践中,倡导以和为贵、协商合作的理念,鼓励民众积极参与村社自治,通过“和合调解”让“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成为常态。在企业管理中,和合文化促进企业间“传帮带”,传承“合作共赢”和合理念,建立“链长+链主”发展机制,营造和谐劳动关系与团队合作氛围,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在公共服务领域,以和合精神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民众获得感与幸福感。未来,要不断完善和合文化融入社会治理的制度机制与实践模式,培育和谐社会风尚与公民文化素养,以“和合善治”为基石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为社会和谐稳定与文明进步提供坚实保障。

2024-12-31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218353.html 1 3 实施和合文化传世工程 提升和合文化影响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