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2006年8月29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到大陈岛视察,看望岛上的老垦荒队员,并勉励当地干部群众,大力弘扬垦荒精神,努力把大陈岛建成小康的大陈、现代化的大陈。
台传媒记者盛鸥鸥
“大陈岛现在建设得很美丽,你们可以用心去发现、去感受。”在上大陈岛的渔民公园,椒江区大陈镇原南岙村党支部书记叶仕华,时常和游客唠家常,聊着家门口的变迁,感念着记忆里最重要的那一天。
2006年8月29日,叶仕华就是站在这个地方,和大家一起认真聆听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殷切嘱托。
自此之后,屹立于东海滚滚浪涛之中的大陈岛,锚定“小康的大陈、现代化的大陈”建设目标接续奋斗,以生动实践书写了垦荒新传奇——
先后获评国家级和美海岛、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镇等23项国家级荣誉、42项省级荣誉;陆岛航时较2006年缩短近一半、运力增长15倍;2023年海洋经济产值12.22亿元、财政总收入3575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7万元,分别为2006年的7.19倍、16.25倍、11.46倍……
风起云涌十九载,涛声依旧,明珠璀璨。
厚积薄发,开启生态引领蝶变的无限可能
垦荒纪念碑巍峨庄严、白色风力发电机组壮观浪漫、礁石碧海朝霞落日磅礴唯美,距离椒江城区29海里的大陈岛,如今已成为越来越多年轻游客的旅行目的地。
“大陈岛的红色基因、生态环境、海洋资源等,是特色优势也是发展密钥。”大陈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蒋瑛说,实干笃行推进破茧蝶变的背后,凝结了“聚焦发展之要、坚持创新求索”的初心,“瞄准急难愁盼、增进民生福祉”的决心。
这些年来,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接待能力的提升,促成了一段段“双向奔赴”——这里既是游客的“诗和远方”,也是岛民的“幸福港湾”。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06年,彼时的大陈岛还是另一番景象。“以前的电是用来照明的,而且很不稳定,晚上忽明忽暗,夏天还经常跳闸。”叶仕华告诉记者。
对发展来说,电是基石;而对海岛而言,电是短缺的资源。习近平同志的到来与关心,为大陈岛风电开发指引了方向,为破茧蝶变播种下希望。
每年发电约6000万度,其中富余的5000万度通过海底电缆反哺陆地——2009年底,取之不尽的风能,随着34台“白色风车”的成功转动,点燃“万家灯火”,也照亮了前行之路。
自此之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融进了大陈岛的奋进基因之中,一任接着一任干,走出了生态资源变现的共富路。
特别是近年来,以建成全省首批低零碳示范乡镇和“海洋蓝碳”交易示范点为契机,大陈岛开启迈向“零碳岛”的新征程,为全国乃至全球作出示范。
投运了全国首个海岛“绿氢”示范工程;敷设了全球首条柔性低频输电海底电缆;建成“双碳”大陈数字化平台、碳中和数字化展厅;完成全省首笔海洋蓝碳(贝类)交易;上海碳交易服务平台落户大陈;“蓝色循环”项目获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发放了全市首笔碳汇金融贷款“椒蓝贷”;台州市大陈岛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与浙江诚信医化设备有限公司完成签约,大陈岛彩色森林(大叶冬青和乌桕林)成为岛上第二个实现生态“变现”的特色资源……
先行先试、厚积薄发,垦荒之岛的点绿成金之路越走越宽广。
“碧海之中,红船踏着白浪而来,别有一番浪漫之感。”前段时间,第二次来大陈岛旅游的陈女士惊喜地发现,上下大陈岛际交通焕新了。“新船洋气又舒适,体验感很好。”
陈女士所说的新船,是去年9月首航的“大陈同心”轮。该轮由大陈镇出资1800多万元建造,委托台州市荣远客运有限公司经营,是国内首艘海上混动新能源客船。
船名中的“同心”有多层寓意。“一方面,大陈岛乡情资源独特,‘同心’有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之愿。”蒋瑛说,另一方面,俯瞰全貌,上大陈岛像龙、下大陈岛似凤,寓意“龙凤呈祥”,徜徉其中的客轮更有“永结同心”之意,未来也可作为海岛婚旅融合发展的载体与见证。
这艘时尚红船的加入,既破解了此前岛际交通船舶旧、客位少等困境,为后续开通一江山岛、环岛游等航线奠定基础,又进一步浓郁了红色垦荒之旅的深厚意蕴,彰显了大陈岛的“低碳”气质。
民生优享,书写以实干解愁盼的生动注脚
“嘀嘀嘀!”一听到喇叭声,大家就知道曹海晨开着车来了,便放下手中的事情准备出门上车。招手即停、免费乘坐——自2023年起,上大陈岛这条民生专线,以每天固定3班的频率,为岛民提供服务。
“去菜场买菜、去卫生院买药、去码头坐船,老年人都喜欢坐我的车,出行很方便。”曹海晨说,从码头到最远的双架岙,开车只需20分钟,徒步要一个半小时。
曾经路不平、如今车接送,这是发展之于民生的生动注脚,也映照着担当为民的赤诚之心。
“前年,大陈岛上新投运17辆新能源客车,成功破解了公共交通历史难题,3条民生专线随之顺利开通。”大陈镇副镇长余伟说,目前运行正常,满足游客需求的同时,也保障了岛民的出行便利。
建成全省首个海岛医院5G数字诊疗系统,开通全国首条陆岛应急救护无人机航线、全省首条陆岛联运无人机物流航线,打造全市首个海岛“车辆检测不出岛”服务模式……坚持把有限财力投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领域,是这些年来大陈岛聚焦急难愁盼、以实干笃行促发展的不懈追求。
除了电,生产生活同样离不开水。去年夏天,不少民宿经营者都有体会,用水好像没有以前那么紧张了。
一根海底管道,实现了上下大陈岛水源的互联互通,曾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气候干旱、旅游旺季等面临的用水难题,甚至需要买水救济的困境,都迎刃而解。
据悉,大陈保障供水工程包括上下大陈岛之间海底管道铺设及一座加压泵房,投资约4400万元。管道全长4700米,其中海底管道长度约3600米、陆上管道长约1100米,建成后每天最大输出水量达635立方米。
2023年12月破土动工、去年6月顺利通水,原本需要一年半工期、最终提速至半年完成,该工程成为大陈岛上最快完工的民生紧急工程,可见多方对此的关注之高、推动之大。
此外,大陈镇也将进行合理规划,科学地增加集雨面积,加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提升现有水库的蓄水能力,为海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安居才能乐业,这也是美好生活的题中之义。在下大陈岛五虎山天后宫东侧,7幢因势而建的住宅楼,与周围风貌交相呼应,驻足远眺,风景尽收眼底。这里,将是岛民安居梦圆的地方。
“外墙砂岩铺贴搭配真石漆涂料,颇具艺术感。绿化的苗木选择上,也充分考量大陈岛的气候特性,以山茶花、乌桕树等易养护的为主。”浙江大陈岛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现场总工陈平说,作为大陈岛首个安居房工程,目前已完工,待竣工验收。
征迁安置的背后,是如何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推动村强民富的思考与探索。为此,该镇出台了岛上首个征迁政策,打通“造血功能”,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走出了一条发展新路子。
此外,该镇还积极打造“闲置农房+民宿”示范,盘活农房120余间,岛民财产性增收超过1000万元。该举措入选台州市“共同富裕36法”。
双向发力,激活多元融合发展一池春水
最近,海巢客栈负责人毛海明正利用空闲时间,思考民宿的未来发展。从2018年的4个房间,到如今的15个房间,这些年来他的民宿收获了口碑与流量。
曾跟着父亲出海打鱼,后来转产转业,留岛坚守过也外出闯荡过,最终毛海明选择回家创业。他家所在的土地堂,诞生了大陈岛上首家精品民宿。随着周边闲置农房的不断盘活,这里还发展形成了精品民宿群。
慢行在梅花湾灯塔到土地堂的这段环岛公路,大家不仅可以近距离感受海天一色的壮阔、海风拂面的惬意,还能以最佳视角观赏到唯美的日落。
但2006年时,这里并没有路,有的只是陡峭的山林。居民若想外出,要么翻过一座山,要么往返都坐船。2010年,24岁的毛海明回岛探亲时,发现这里路通了,他切身地感受到发展的蓬勃力量。
建成两条滨海绿道,扩建环岛公路30多公里——不仅群众的出行得到极大改善,也为海岛旅游发展打通了“任督二脉”。
去年10月起,下大陈岛15.6公里景区道路改造提升项目全速铺开推进,目前已实现下大陈岛主要环岛道路沥青铺设全覆盖。今年,上大陈部分路段也列入白改黑计划,全岛道路将焕然一新。
大陈岛的独特魅力,不止是旖旎风光,更在于深厚底蕴。如何打破同质化,做大做强凝练品牌?近年来,该镇以大陈岛垦荒精神为核心,深挖青垦记忆、红色军事、两岸乡情等文化资源,高标准策划全岛旅游开发项目。
浪漫的沙滩集体婚礼,开启了婚旅融合发展新征程;视听与味蕾享受兼具的“海风小集”,点燃了夏夜时尚“烟火气”;垦荒剧场“开演”后好戏连台,舞剧《风起大陈》等大型演出丰富了海岛文化生活;正在建设的东海明珠大酒店项目,将以五星级标准显著提升海岛旅游体验感……
“文旅的蓬勃发展,让大陈岛的美誉度、游客的体验感持续上升。”大陈镇副镇长陶宇说,与过去相比,如今岛上的旅游接待能力稳步提升,民宿渐趋精品化、高端化;文旅活动也愈加精彩纷呈,多维度展示了大陈岛的发展成绩。
去年11月2日,20组美食团队在青悦城同台比拼,角逐上榜“10家必打卡餐厅”。这场美食展示宴的主角,就是大陈黄鱼。
年产量达到9250吨、产值超过11亿元,约占全省高品质大黄鱼产量产值的三分之二——从“靠海吃海”到“养海致富”,大陈岛走出了一条产业助力发展的实践路,养殖技术不断迭代升级,让大陈黄鱼这张“金名片”越擦越亮。
去年5月,“垦荒1号”深远海养殖平台,在大陈海域完成苗种投放、正式全面启用。这里的大黄鱼陆续起鱼上市,“游”向市民餐桌。前段时间,它们还“游”到杭州“参加”了2024年度浙江省农博会,载回金奖。
频频出圈的大陈黄鱼,也是岛上的“带富先锋”。该镇打造了“大陈海味”市级示范共富工坊,联合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开通了线上店铺、“红色直播间”,引流促销黄鱼、虾干等海产品,每年促销大黄鱼超3000万元,岛民月增收超1000元,村集体平均增收超17万元。
“从60多年前的荒凉海岛,到如今的希望之岛、未来之岛,一代代‘垦荒人’正以大陈岛垦荒精神为接力传承,担当奋进、争先创优,一步一个脚印走好新时代垦荒路。”台州大陈岛开发建设管委会副主任、大陈镇党委书记洪杰说,“未来,我们将锚定现代化建设示范岛和共同富裕先行岛目标,掀起‘破茧大陈’攻坚热潮,把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大陈’建设的殷殷嘱托,继续书写在‘东海明珠’这片垦荒热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