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动动手指上传照片,花9.9元即可生成多套堪比真人拍摄的高清写真?这些天,一款AI写真软件,凭借逼真的效果在社交平台上刷屏。让不少网友直呼:“再也不用去影楼拍照了!”
不过,在软件大火的同时,其可能存在的隐私安全问题也将其推到了风口浪尖。这究竟是一款什么样的软件?是否存在上述问题?记者亲身体验了一番,并咨询了专业人士。
价格便宜、模板丰富
AI写真切中部分群体的需求
近日,一款名为“妙鸭相机”的APP在网络上走红,号称可以一键在线生成专业质感写真。带着好奇,记者下载了该APP。
首先上传一张个人正面照片,“不是正面”“有遮挡”“过于模糊”都会被系统拒绝。接着要补充至少20张照片,最好是多角度、多表情、多背景、多视角的。
补齐照片后,需要付费9.9元。不过,制作“数字分身”的过程可没有那么迅速。页面提示“前面有2个人正在制作,预计排队时间45分钟。”
经过45分钟的漫长等待,终于可以挑选自己喜爱的质感写真了,有多种模板类型可以选择。女性肖像模板丰富,包括古风、民国风、小清新、文艺、都市正装、生日照等。男性模板较少,包括白衣、正装等。
从最终出来的效果看,AI写真与记者本人的相似程度,介于像与不像之间,有一种微妙的感觉。另外,生成的图片都带有水印,想要更高清的图片或者下载图片,就需要花费“钻石”,而这个“钻石”也需要用户花钱充值。
对于部分目标客户而言,AI相机命中了线下市场的硬性需求。9月即将入职新单位的小何表示,他需要拍摄证件照,朋友推荐了这款软件。“在AI相机上就能生成一次证件照,省去了出门、化妆、换装的过程,并且随时可以下载,很方便。”
线下摄影带来的仪式感,AI相机取代不了
昨日中午,记者来到位于椒江青悦城二楼的一家照相馆。“这段时间店里比较忙,预约都排到9月中旬以后了。”店员向记者介绍,经典通用证件照119元/张、单人文艺照259元/张、国风照359元/张、迪士尼公主系列359元/张。
相比线下动辄上百的照相馆,线上只需要 9.9元,就能在线生成一张AI写真,这让不少人心动。那么,面对AI带来的行业冲击,业内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位于椒江解放南路的“柠檬树”潮童摄影馆,已经开了9年。店长洪晨非常自信地说:“并不担心被AI取代。”
“所谓的AI写真,说白了就是将一张人脸,抠图到另一张绿幕上。”洪晨表示,目前由于技术原因,AI生成的照片中会有体态不自然、面部表情单一等情况,看起来会有点假。
店里有5名摄影师、2名修图师,他们各司其职。拍照时,摄影师时刻关注着模特的情绪,捕捉光影中人物细微的变化。证件照当场就能修出来打印,写真会慢一点,旺季时从拍摄到精修拿到最终成品,需要一个月左右的周期。“千人有千面,快门下定格的生动、独特的瞬间,是AI所不能替代的。”洪晨说。
“拍写真是为了记录一些重要时刻,同时还有化妆、做发型、挑选衣服等流程,这是一个慢慢让自己变漂亮的过程,这种当下真实的感受,AI给不了。”正在拍摄古风照的顾客凌凌告诉记者。
AI相机安全吗?
“被现在的科技震撼到了,把不对称的鼻孔和凸嘴,以及鼻梁上的痣都还原出来,AI透露出一种陌生的熟悉感,看久了觉得瘆得慌。”
“上传20张照片后人工生成的艺术照,可以换各种造型,AI准备颠覆海马体、天真蓝了。”
“一次性提交那么多个人照片,不明去向,平台如果缺乏监管很有可能会泄露隐私。”
这些天,关于“妙鸭相机”的讨论热度还在不断攀升,社交平台上也有越来越多人晒照,看法也不尽相同。
在体验中,记者了解到这款APP采用的是“先付费后服务”模式。也就是说,即使最终呈现的照片效果不满意,这笔钱也退不了。
软件运营方也在用户隐私协议中表示:“我们仅提供图像处理服务,不会提取识别信息,不会用于识别用途。服务完成后,系统将自动删除上述信息,不予保留。”
技术创新的同时,带来了监管难题。AI换脸诈骗、侵犯他人名誉权的案例,在网上能搜到不少。AI相机安全吗,这尚且还得打个问号。
浙江海贸律师事务所律师曹理尚表示,根据《民法典》及相关法律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对于目前出现的利用AI合成技术的软件,用户还是要加强防范,不要随意输入个人敏感信息,以防被一些恶意软件收集个人信息后,窃取个人身份用于非法目的。
对于一些以娱乐为目的的人来说,也要注意,不要利用AI合成技术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或利用AI合成技术对他人进行恶意丑化,侵犯他人的名誉权。总的来说,在AI领域进入完善的产业形态前,用户还是应当谨慎使用此类应用软件。
记者 谢雅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