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场持续震荡,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表现不佳,规模大幅缩水,在此背景下,被动投资类产品遇上新机遇。与此同时,兼具被动投资与主动投资优势的指数增强基金迎来高光时刻,各家机构积极布局相关赛道,在基金发行市场遇冷的当下,指数增强基金逆势增长,发行数量有望创造历史新高。
指数增强基金受投资者青睐
今年以来,权益市场持续震荡,基金发行也呈现出低迷态势。以往各家机构重点布局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发行遇冷,被动指数基金“唱主角”,在此期间,指数增强基金的规模迅速扩张,受到投资者青睐。
从本质上看,指数增强基金是在跟踪指数的同时,通过基金经理的判断,获取比跟踪指数更高的超额收益。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操过程中,由于各基金公司投研实力、投资策略的不同,相关产品在超额收益的获取上也呈现出不同结果,有的产品超额收益甚至为负。
在今年基金发行市场整体不佳的境况下,中小盘指数收益表现相对较好,以中证1000、国证2000为代表的中小盘指数收益靠前,这激发了公募基金的布局热情。跟踪中小盘指数的增强型基金成为基金公司重点布局的赛道。从新发情况看,指数增强基金表现逆势增长,热度颇高。
数据显示,8月以来,鹏华中证1000增强策略ETF、景顺长城国证2000指数增强A、银华中证800增强策略ETF等7只指数增强基金定档发行,加上今年已经宣布成立的37只指数增强基金,今年指数增强基金的新发数量或将刷新纪录。
从已成立的指数增强基金来看,16只基金为中证1000指数增强基金,7只基金为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另有6只基金为国证2000指数增强基金。
另外,今年新成立的指数增强基金中有7只基金为可在场内交易的ETF产品,这类增强策略ETF兼具指数增强基金与ETF两类产品的优势,成为当下头部基金公司的竞争焦点。
逾八成产品斩获超额正收益
今年特殊的市场环境,让公募指数增强基金展现出特有的“吸睛”能力。其实,近几年,这类产品一直有着不错的表现,整体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数据显示,2021年和2022年新成立的指数增强基金数量均不低于40只。从今年以来的情况看,指数增强基金产品数量有望连续3年保持增长态势。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244只指数增强基金规模合计达1950亿元。其中,易方达上证50增强基金是当下规模最大的指数增强基金,规模超过200亿元;此外,富国沪深300增强、万家中证1000指数增强、富国中证红利指数增强等最新规模均超过50亿元。
业绩表现方面,指数增强基金最大的优势是能为持有人带来超越基准的超额正收益。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8月23日,逾八成指数增强型基金产品自成立以来获取了超越基准的超额正收益,其中申万菱信沪深300指数增强、易方达上证50增强、华安MSCI中国A股指数增强等10只指数增强基金,获取了自成立以来100%以上的超额收益。
虽然有产品表现不俗,但仍有不少指数增强基金并未产生超额正收益,反而跑输基准。Wind数据统计,近两成指数增强基金产品的业绩自成立以来跑输基准,其中,融通创业板指数增强AB、华富中小企业100指数增强基金自成立以来的基金净值分别跑输基准56.94%和31.57%。
短期来看,今年跑输基准的指数增强基金产品数量有所增加,占比超过三成,如东财中证高端装备制造指数增强、长城创业板指数增强等产品年内业绩均跑输基准6%。
记者 陈佳杰/文 吴畅/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