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环境建设不仅与残疾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也体现了一座城市的人文关怀和文明程度。近日,台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在玉环举办“有爱无碍 喜迎亚运”无障碍环境体验现场会,邀请各县(市、区)残疾人实地参观无障碍改造点,感受无障碍环境建设带来的便捷。(8月29日《台州日报》第3版)
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权益的重要内容,也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台州各地积极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聚焦特殊群体合法权益,新建改建扩建道路、公共建筑、公共交通设施时,都将无障碍元素融入其中。
如,在玉环市奥体中心、玉环新城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共场所,都建设有无障碍坡道、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电梯等一系列无障碍设施。玉环市奥体中心的无障碍观赛席,不但视野开阔,周边还加装了防护栏为残疾人观赛提供安全保障。
进一步看,公共环境中的无障碍建设是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拥有的一种权益,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同样,无障碍建设包括物质、信息和交流环境的无障碍建设,是体现人文关怀,方便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和全体社会成员出行、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条件,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欣慰的是,今年以来,台州多项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其中上半年重要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改造134处,完成率居全省第二,9个县(市、区)的省级无障碍社区创建即将完成验收。台州市还将对840户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改善他们的生活体验。
重视无障碍环境建设,让城市生活更美好,提升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应有之义。无障碍设施是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无障碍环境的完善有利于他们接受康复训练和教育,实现就业,展示自身价值。
有温度的城市,应是一座无障碍之城。着力打造设施齐备、功能完善、信息通畅、体验舒适的无障碍环境,不是可有可无的小事。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将正式实施,相信在法治引领下,无障碍环境建设能够不断取得新成果,让所有人都能切实、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使老幼病残孕等群体的生活品质和社会融合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 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