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自助茶馆”需诚信制度呵护

在路桥十里长街73号,开着一家“老街茶馆”。茶馆装修得古色古香,经营风格却很新潮,顾客按照墙上毛笔字写的提示,自主选茶、泡茶、购买零食并付款,老板全程不在店内。自开业以来,“老街茶馆”每天平均接待30名顾客,因无人自助的经营方式和清新古朴的风格,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出圈”了。(11月13日《台州晚报》第3版)

“无人自助茶馆”之所以会引发关注,就在于其是对诚信的考验。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诚如“85后”老板董梦茜所言,“路桥人的淳朴善良让我们有信任的底气,许多游客素质很高,喝完茶,自己清理垃圾,还把茶具整齐地摆放到水槽里”,“无人自助茶馆”将信任给了顾客,顾客也以信任回报,这充分体现了“商品有价,诚信无价”。

但必须看到的是,“占便宜”仍是现代社会的一种通病,面对“拿东西是否付钱、付多少钱都由自己决定”,“小市民”能一下子丢掉这个毛病吗?而且,如果不讲诚信的顾客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反倒从这种行为中得利,难免就会形成“破窗效应”,造成“劣币驱良币”的结果。显然,在不可能人人守信的情况下,将“无人自助茶馆”单纯地寄托于人们的道德诚信之上,显然是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推行“无人自助茶馆”,需要有较高的社会诚信氛围来支撑。现代社会里,我们尤需重拾“仁义礼智信”,提升全民道德素养,但更重要的是,还要有完善诚信体系的规则和制度支撑。就像权力要被受到约束的一样,道德同样需要受到限制,如果缺乏规制和监督,人性中贪图便宜的基因就会发挥作用。

一言以蔽之,“无人自助茶馆”承载着台州人的诚信大作为。要让其走得更远,不仅需要对“人性善”的信任,同样需要对“人性恶”的可控。这就有赖于健全的法治体系、完善的监管机制、严厉的制裁手段来兜底。只有采取法律的、经济的等多种手段奖惩分明,使失信者受惩罚,守信者得奖赏,市场诚信、社会诚信才有可能建立起来,从而让每个台州人更加自觉地约束自我,把自身行为逐渐入轨于诚信之中。

□ 徐剑锋

2023-11-16 2 2 台州晚报 content_187636.html 1 3 “无人自助茶馆”需诚信制度呵护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