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教育周刊

谁不想拥有自己的一点“小秘密”​

家长如何正确面对孩子的隐私?一线老师有话说

记者 王怡/文 陈静/制图

“好烦!我妈总喜欢偷听我讲电话,他们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实际上我早就发现了,这样下去,感觉与父母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甚至不愿意跟他们交流了!”近日,来自椒江的六年级学生小芩,向记者诉说自己的烦恼。

而小芩的苦恼,在如今的青少年群体中并不是个例。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孩子们的个体意识越来越强,强调“隐私”,但仍有许多传统家长出于关心孩子,想方设法翻看孩子日记、偷听孩子打电话,这样到底是否合理?家长们应该尊重孩子的隐私权吗?

被“多余的关心”所困扰

小芩告诉记者,自家情况其实在班上很常见,好多同学都有这样的经历:有的家长对孩子看管很严格,晚上过了7点就不允许再出门;有的家长则特别关心孩子的情感状态,偷看日记、偷听电话,生怕小小年纪就谈恋爱。

“我都小学六年级了,有主观意识,也有分辨孰是孰非的能力,但家长总是一味地管这管那,感觉自己被牢牢束缚住了。”和小芩一样,来自临海的亮亮也被父母“多余的关心”所困扰。

“每次跟我妈一起,她就会重复那些老生常谈的话题:‘今天去哪了?’‘跟谁在一起?’‘学习怎么样?’……如果不回答,她就不高兴,一言不合我们就吵起来了。”亮亮说,有的时候,他只是想拥有一个独立的自我空间,但父母并不理解,“现在,我都不想和他们交流,每次回家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有意躲着他们。”

父母如何正确关心孩子成长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很多孩子在“隐私”这一问题上,都深有同感。随着年龄增长、独立性增强,青春期的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秘密。很多时候,和同学沟通又或是写日记,就成了他们倾诉的方式。

谁不想拥有自己的一点“小秘密”?于是乎,家长们偷翻日记、偷听电话的“小动作”,就成了孩子们最反感的行为。

但从家长的角度来说,他们是如何看待这类问题的呢?椒江的刘女士认为,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无私的。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和担心,很多家长希望能了解孩子的一切。但青春期的孩子,总是各种叛逆,亲子间沟通无效,于是有的家长才想出了这样的“下策”。

“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毕竟孩子只是孩子,在生理与心理上尚不成熟,如果没有父母的正确引导,万一走上歧路怎么办?”冯女士的儿子在椒江一所中学读初二,她认为,孩子还没有形成正确且成熟的价值观前,做家长的有义务和权力履行监护权,帮助孩子辨清社会上的是非险恶。

不过,在引导方式上,冯女士却不赞同偷听电话、偷看日记的形式。“换作是我们小时候,想要保守的秘密被拆穿了,也会脸红,更何况是现在的孩子。”在冯女士看来,保护个人隐私,也是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尊重孩子的隐私与以保护个人隐私为借口拒绝父母管教、帮助的行为是两回事。

“我认为,家长应该多与孩子平等交流,敞开心扉,并允许他们自由选择,不必多加干涉。”

冯女士说,孩子有小秘密正常的,通过亲子间的正确引导,再大的问题也可以迎刃而解。

“八卦”孩子的秘密有损亲子关系

那么,家长到底该不该尊重孩子的“隐私权”呢?来听听一线老师的看法。

“我碰到的很多父母,总认为‘我自己的孩子,有啥不能看的’或者‘孩子这么小哪有什么隐私’,甚至可能因为各种理由做出翻看孩子的日记、手机,随意进出孩子的房间,干涉孩子的决策,当众公布孩子的秘密等无视孩子隐私的行为。”椒江区云健小学城市港湾校区老师鲍露露说,出现这些想法和行为的父母,往往存在以下几种心理动机。

首先是过度焦虑,总担心孩子会出各种状况;或者控制欲强,无法忍受孩子脱离自己的掌控;再者是“好奇心重”,忍不住去“八卦”孩子的秘密。

“也许对于父母来说,‘越矩’的初衷只是想多关心、了解孩子,但通过这种不恰当方式了解孩子的隐私,会给他们带来不适感和无力感。”在鲍露露看来,“隐私权”指的不仅是物理空间,也是心理空间。

相关研究表明,大多数孩子从5岁开始,就有了初步的隐私意识。当孩子进入青春期时,他们的自我意识、隐私意识会进一步增强,并逐渐意识到“每个人都应该是有边界的人”。

此时,当家长出现“偷窥”隐私的行为,孩子们就会出现信任和安全感的缺失,变得不容易相信父母,不愿意表达心声;其次,边界感会模糊,在人际关系中难以坚守自己的标准,或者模仿父母的行为出现不诚信、不尊重他人隐私等行为;再者,这一行为可能会阻碍孩子的自主和独立决策,从而导致其社会适应能力变弱。

除此以外,“偷窥”隐私的行为还会导致亲子关系的满意度降低、激发家庭矛盾,对家庭和谐有一定程度的损害。

做孩子边界的守护人

在鲍露露看来,家长也应该以身作则,做孩子边界的守护人。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与生俱来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家长都有教育孩子的权利、义务和责任。”鲍露露说,作为家长,首先要学会接纳孩子已经长大的事实。

家长想要知道什么,可以直接与孩子沟通、交流,如果孩子不愿意诉说,就不再继续逼问,以免引起孩子的反感,然后反思自己的沟通方式与态度。

其次,家长要学会给孩子独立的空间。“家长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秘密,也要接受‘再好的亲子关系,孩子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和你分享’的现实,因为这是他们成长的规律也是独立需求的表现之一。”鲍露露说,在生活中,亲子双方都要注重日常的相处方式。

例如,在发现孩子有自己的小秘密时,父母不要急于“挖掘”,而是把孩子当作朋友,有足够的耐心,用恰当的方式与孩子交流互动,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只有这样,父母才有可能一步步走进孩子的内心,建立信任感,并与家长分享自己的心事。”鲍露露说。

2024-01-14 家长如何正确面对孩子的隐私?一线老师有话说 2 2 台州晚报 content_192011.html 1 3 谁不想拥有自己的一点“小秘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