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青蟹打“飞的”,安家塔里木

推广“海鲜陆养”新模式,让新疆戈壁滩变成金银滩

养殖技术人员投放青蟹苗。

珍珠龙胆石斑鱼苗

5月17日,首批2000多尾珍珠龙胆石斑鱼苗种历经20小时,从海南“空降”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师阿拉尔市,安家十四团金杨镇陇达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这是继5月10日三门青蟹苗落户十六团新开岭镇后,一师阿拉尔市开启的又一“海鲜陆养”新模式。

三门青蟹苗成功投放阿拉尔盐碱地

5月10日,3万只三门青蟹苗从台州打“飞的”抵达一师阿拉尔市十六团新开岭镇,在宁波大学教授王欢等专家见证下,台州市三门县农创客发展联合会的养殖技术人员将青蟹苗成功投放,开启三门青蟹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试养工作。

台州市三门县农创客发展联合会监事长、新疆三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军说:“当日凌晨3点,这批青蟹苗就踏上了旅途,乘坐飞机10余小时,才到达目的地。”

“我们根据这里盐碱地的特质,往水里添加微量元素和益生菌,调配出适合海鲜生长的人工海水,养出的海鲜口感和海水养殖的差不多。”李军说。

一年多来,台州市援疆指挥部大力助推招商引资,促成新疆阿拉尔市盐碱地青蟹综合养殖技术开发与示范推广项目成功落地阿拉尔市新开岭镇。该项目由新疆三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阿拉尔长鑫渔业有限公司和宁波大学海洋学院合作实施,研究推广盐碱地试养青蟹、南美白对虾、花甲等综合立体养殖模式,项目示范总面积100余亩。4月28日,项目水体调制完成,并成功投放8000万尾花甲苗粒和300万尾蛏子苗。

李军说:“经过三天时间观察,青蟹苗种已完全适应这里的水质和生长环境,可以看到小小青蟹已经自主觅食了。我们有信心让产自新疆的三门青蟹爬上全国人民的餐桌。”

又一高端海鲜开启“海鲜陆养”新模式

珍珠龙胆石斑鱼是海南育种专家用龙趸(雄)和老虎斑(雌)人工育种成的杂交新种石斑鱼,其肉质细嫩、成长快速、抗病力强,有虎斑头、龙趸尾的外型,因具有极强的杂交优势迅速占据海南石斑鱼养殖量的70%以上,现已成为石斑鱼养殖的第一品种。

作为浙江首批援疆科技特派团成员,来自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的舒秒安教授和董伟仁博士在调研一师各团地下盐碱水有关情况的基础上,研发出盐碱水的“类海水”调控技术。

去年,十四团金杨镇陇达水产养殖合作社利用盐碱水已成功养殖南美白对虾。截至目前,龙胆石斑鱼养殖项目已投入资金150万元,改造设施大棚1300㎡,投放鱼苗2000尾,长势良好。后期计划投放鱼苗1.2万尾,预计产量6.2吨左右,产值可达90余万元。

让新疆戈壁滩变成金银滩

“此次珍珠龙胆石斑鱼的成功投放,不仅丰富了当地的高端水产养殖品种,提高了养殖效益,还为盐碱地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未来,我们将加大对盐碱水养殖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将盐碱地变成增收致富之地,让戈壁滩变成金银滩。”台州市援疆指挥部产业发展与就业促进组组长陈清荣说。

陇达水产养殖合作社与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共建“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着力打破盐碱水养殖技术壁垒,试验养殖新疆独有的中高端海鲜。

随着盐碱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当地紧紧围绕生态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两大主题,携手浙江科技特派员团队对盐碱地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分析,变废为宝,开启了“弃水—养殖—治沙灌溉”的创新发展模式,探索盐碱地开发利用的新技术和新途径。

通讯员 卿朋 文/图

2024-05-20 推广“海鲜陆养”新模式,让新疆戈壁滩变成金银滩 2 2 台州晚报 content_201149.html 1 3 三门青蟹打“飞的”,安家塔里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