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中午12时7分,搭载台州制造、浙江首颗海洋卫星“蓝碳一号”卫星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据了解,“蓝碳一号”卫星得到浙江省科技厅—尖兵领雁项目支持,完全由浙江省从顶层规划、设计、制造到应用,是涉海科学研究及环境监测的重要基础设施。该卫星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总体负责,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海洋二所)论证关键参数,载荷由杭州高等研究院研制,由浙江时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时空道宇)负责卫星平台研制。
制造该卫星的吉利卫星超级工厂就位于台州湾新区,是全球首个深度融合航天制造和汽车制造能力的卫星量产工厂。截至目前,工厂累计在轨交付卫星达33颗,在轨交付成功率100%,所有卫星在轨运行时长超14000天,在国内商业航天企业中居领先地位。
时空道宇卫星平台负责人吴志华说,“蓝碳一号”卫星专为海洋遥感监测研制,这颗海洋卫星聚焦浙江省入海水系和河口、海湾、近海的水质遥感监测,以及入海排污口遥感巡查等需求,为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资源管理提供“新质”支持。“基于时空道宇自研卫星平台和算法软件,这颗卫星具备在轨自主运行时间长、卫星载重比高、卫星平台通用性强等特点。”
根据计划,第二颗与第三颗浙江海洋卫星预计将于2025年至2026年交付使用。三颗海洋卫星组成星座组网后,可实现对我国沿海省市海岸带10米分辨率、每天三次的遥感巡查,全面提升我国海洋遥感监测能力。
记者 陈佳杰/文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