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记者彭 洁
8月10日,诗意栖居·“宿”说青年2024浙江(台州)乡村文旅运营大讲堂在玉环举办。
将本次活动推向高潮的,是一场高质量发展对话。6位文旅领域的90后代表以青年人的角度、青年人的身份,探讨了青年在乡村振兴、文化旅游领域的创新路径、发展机遇与挑战。其中,浙江乡立方乡村发展集团江南·溪望谷项目运营总经理叶际峰、玉环市全策设计广告公司文创产品开发总监王家乐,是来自台州的代表。
通过这场对话,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在乡村文旅升级过程中,青年人才是如何发挥力量的。
创新
如何将青年的朝气、活力和创意转化为乡村文旅的新玩法,以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新服务迭代乡村文旅产品和业态?江南·溪望谷给出的答案是:走一条以文旅带动产业、以产业带动文旅的路径,以及通过青年计划,激发乡村的“自我造血”机能,探寻青年在乡村发展的更多可能性。
去年9月28日,位于临海的江南·溪望谷正式投入运营。引进和建设十余个共同富裕项目和一系列乡村农文旅体融合项目,并建有网红堰坝、萌宠牧场、野溪营地等9个业态,囊括“吃、住、行、游、娱、购”多个要素,被认为是“探索浙江沿溪乡村全面振兴的新模式”。
“江南·溪望谷在未建设前,是6个空心村组成的片区,有着年轻人外流、缺乏产业、基础落后等一系列问题。”叶际峰说,“我们以‘沿溪’为主题串联6个村,抱团发展,又对沿溪的闲置资源进行了重新规划,比如利用闲置荒地建设以鹿为主题的亲子乐园和营地,将闲置老屋改造成咖啡厅、轻餐厅等,这些都成为临海的网红打卡点。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乡村的内生动力。”
从空心村到共富村,江南·溪望谷正在变得越来越好。当然,在运营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乡村青年人才不足。
今年的7月炎热,江南·溪望谷也很热闹。溪望青年计划正式发布,这个为推动江南·溪望谷发展而专门设立的人才引进计划,以“在浙里看见溪望”为主题,通过乡创大赛,鼓励青年在乡村对文化传承、艺术创作、文旅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实践,吸引了来自中国美院、大连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青年队伍参与。
“本次活动,我们一共招募了16支团队,并在8月7日举办颁奖仪式,各个团队的作品已经在江南·溪望谷中有完整呈现,我们也与其中几支团队确定好下一步的驻村计划。”叶际峰表示,“这个计划的亮点在于,充分结合江南·溪望谷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提供广阔的落地基础和空间;在鼓励青年创新的同时,充分考虑项目的长期性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艺术’是手段,‘乡建’才是目的。我们希望通过青年计划,将艺术纳入乡村、纳入村民生活,更好地激发乡村的‘自我造血’机能,同时探寻青年在乡村发展的更多可能性,以创新吸引更多的青年艺术家来这里共同成长。”叶际峰说。
产品
本次大讲堂提出,青年应依托浙江乡村丰富的在地文化资源,以山水地利和风物人情为基底,讲好乡村故事,培育有调性能共情的旅游产品。
对此,全策设计文创产品开发总监王家乐有自己的理解。
全策设计的其中一个板块,玉环风物的诞生,源于这群青年对家乡无比的热爱,他们希望向更多人推介玉环,让更多人来到玉环。
“一开始我们就意识到,好的文创产品是会讲故事的,而且这个故事是要消费者愿意消费的。所以,我们将好的文创产品定位于好产品、好故事、合理价格的总和,找产品和找故事,也成为我们首先需要做的。”王家乐说。
从2018年开始,全策设计发起了以“还乡去”为主题的美丽乡村发现计划,记录玉环乡村地域特色、历史故事、非遗工艺和特色产业。几年来,他们走过50多个村落,写了60多篇游记。
坎门的鳌龙鱼灯舞,借凭鳌龙鱼虾造型的灯采道具和形象直观的舞蹈语言,表达了渔民对渔业丰收的美好愿景,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势龙年,全策设计以“玉环风物”在地文创品牌,推出了“何以鳌龙”的龙年主题文创,并在玉环图书馆举办了“何以鳌龙”巡展活动,游客一边体验非遗文化,一边了解鳌龙鱼灯故事。
有了故事,又该如何让消费者为故事买单?
“在保留文化基因的基础上,我们改变产品用途,优化制作工艺,让产品融入生活当下场景。这一系列产品被改良为标准材料包,并开设技艺体验课堂,让游客参与体验。”王家乐说,“材料包的使用,降低了产品的零售价。我们将产品划分为25元、50元、100元和200元以上款,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针对需要成品的客户,材料包也让乡村闲置劳动力参与进来,由我们传授技艺并且回收销售”。
“何以鳌龙”的龙年主题文创成为爆款,今年上半年,“我们开展了3场巡展活动,共计5万人次参观。鳌龙系列产品已经销售近60万元,并出海4个国家传播鳌龙文化。”王家乐骄傲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