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让百姓看病有“医”靠

寻找“八个更”之台州体验

本报记者陈 赛

看病难、看病烦、看病贵,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这样的体会,相信不少人都有过。但对于路桥的陈庆烈老人来说,看病早已有了不一样的体验。

上月30日上午,78岁的陈庆烈一个人走进路桥蓬街镇卫生院,熟门熟路地找到自己熟悉的王波医生:看诊、开药……没有长时间的等待,所有事情很快搞定。“以前看病买药都要跑到路桥区第二人民医院找王医生,现在不用了,在家门口就能看好,而且医生护士的态度都非常好,也很有耐心。”提起卫生院的改变,陈庆烈赞不绝口,直竖大拇指。

8年前,陈庆烈老人从金清镇搬回老家蓬街镇居住。因为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病,他需要长年吃药,一个月至少要往医院跑一次。

“一直以来我都是在路桥二院找王医生看病的,搬回蓬街后,还是回来找他看病开药。”陈庆烈说,“虽然现在交通方便,但对于我们老年人来说,来回跑还是不方便,要么让儿女接送,要么自己坐公交车,碰到刮风下雨,更是麻烦。”

后来,听说路桥二院的专家开始定时定点去蓬街镇卫生院坐诊了,陈庆烈很是高兴:“卫生院离我家不到1公里,很近很方便,不仅能看到自己熟悉的专家,需要的药也都能买到,检查的医疗设备也都有,对于我们这些需要经常跑医院的人来说,真的是好消息啊。”

走进蓬街镇卫生院,映入眼帘的“路桥区第二人民医院医共体蓬街分院”的牌子十分亮眼,里面诊室干净敞亮,医疗设备也很完善,即将开放的病房整洁温馨,加上和蔼可亲的医护人员,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群众前来看病就医。

“医共体的建设,可以让医疗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让病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而且更省钱,便捷性大大提升。”路桥区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沈晓波说,“对于我们医生来说,可以与病人有更多的联系,帮助更多的人解决更多的病痛。”

路桥区第二人民医院医共体党委委员赵浩瀚介绍,医院会定期轮派各专科的专家去基层分院坐诊,做到能在分院解决的问题不到总院,需要到总院的病人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以此来推动分级诊疗体系建设,“专家下到基层,也有利于提升我们医护人员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促进医防融合。”

2017年9月,路桥区被确定为省级医共体建设试点区。为深化医共体建设,破解医共体融合难题,2019年,路桥先在区第二人民医院医共体试点薪酬制度改革,通过资源整合、管理聚合、医防融合,进一步推动医共体建设走深走实。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路桥区第二人民医院医共体打破原先总院、分院因体制不同而各自为政的局面,推动行政科室扁平化、业务科室垂直化设置,将医共体分院的行政职能科室并入总院进行管理,精简行政人员,腾出岗位充实临床一线。目前,该医共体金清、蓬街两家分院共有28名医务人员从行政后勤岗位重新回到业务一线。此外,路桥区积极探索在医共体内建立“资金池”,改变各成员单位自行核算绩效的模式,实施总院统一核算、两级分配。

不破则不立,改革带来的成效也很显著:路桥区第二人民医院医共体管理更趋合理,经营更加规范,尤其是新的绩效分配方案实施后,医共体分院绩效总量增幅达22.53%,其中全科医生绩效奖金增幅高达70.96%,有效激发了医务人员干事热情。

数据链接:我市的医共体建设正处于“走出大步子、迈进新阶段”时期。截至目前,共组建医共体15个、城市医联体5个。路桥、玉环等7个县(市、区)共组建医共体15个,其中路桥3个、临海3个、温岭3个、玉环2个、仙居2个、天台1个、三门1个,覆盖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医共体已完成包括人事编制统筹、财务统一、药品目录和采购统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改革等20项重点任务。椒江、黄岩以市中心医院、市立医院、市一医院、市中医院、黄岩区中医院为牵头单位,联合两区29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城市医联体5个。

2021-01-03 寻找“八个更”之台州体验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00727.html 1 3 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让百姓看病有“医”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