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伤及低温烫伤较往年明显增加

医生提醒:如伤情比较严重一定要及时就医

本报记者张梦祥

近期,冷空气接连上阵,记者从台州医院、台州市中心医院、天台县人民医院了解到,最近因天寒造成的冻伤,以及因小太阳、热水袋及暖宝宝造成的低温烫伤较往年明显增加。

冻伤不容忽视

前不久,天台一70岁阿婆因冻伤被送往天台县人民医院,目前已出院。“患者是一名农村独居老人,入院时意识不清,体温只有26℃,全身多脏器功能都已衰竭,情况非常危险。”天台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谭明明表示,今年因冷空气引起的低温烫伤及冻伤情况,市民需引起重视。

“冻伤是由于寒冷潮湿作用引起的人体局部或全身损伤,严重时甚至会损害神经及血管。”谭明明介绍,冻伤首先会感到刺痛,接着皮肤会出现苍白的斑点,伴有麻木感。而后就会出现卵石似的硬块,伴有疼痛、肿胀、发红、起泡。较深的冻伤会出现皮肤水疱或血疱,严重的会导致肢体的坏死。

她说,无论是哪个部位发生了冻伤情况,第一步都是要脱离寒冷的环境,‌‌转移到温暖环境里,紧接着就是快速复温。“可以用37℃至40℃的温水浸泡患处,千万不可以泡热水,以免造成二度伤害。如果冻伤部位出现水疱,千万不要把水疱挑破,以免得不到有效的处理,造成破溃感染。”

“如果冻伤情况比较严重,就一定要及时就医。”谭明明提醒市民,冬季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室外活动或处于潮湿环境中,更要注意预防冻伤。在户外停留一段时间后,如果脚趾、手指、耳朵或其他部位觉得有麻木的感觉,要立即进入室内。

警惕低温烫伤

从事文字工作的章女士,习惯睡觉时在被子里放热水袋。有天一觉起来,章女士感到腿上一块皮肤疼痛,仔细一看竟有一个直径长达三四公分的水泡,于是立刻前往台州市中心医院就诊,被诊断为低温烫伤。

台州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余忠义介绍,近日他接诊了多起这样的患者。

“低温烫伤是指温度43℃至60℃的致热源长时间与皮肤接触,造成热蓄积和渗透,最终引发皮肤急性损伤和坏死。”余忠义说,一般低温烫伤在皮肤表面并不明显,可能只是一粒蚕豆大小的水泡,有的甚至仅有赤豆大小,不破的时候不痛,容易给人造成“不严重”的假象。但其实,实际皮肤损伤深度可深达真皮层甚至更深的层次,愈合时间长,感染风险大。

他补充,往往中老年女性很容易出现低温烫伤,其次就是睡眠比较深的人。老年人的神经末梢感觉相对迟钝,尤其是四肢末端对温度感觉不敏感,喜欢暖和一些,也很容易烫伤。

余忠义提醒,一旦发生低温烫伤,患者或者家属应该立即进行烫伤处理,冷敷烫伤部位并及时就医,以免烫伤部位发生感染造成严重伤害。“当出现水泡的时候,一定要尽量保护别弄破了,因为这个季节衣服比较厚,破了闷起来容易感染。”

“由于有的患者缺乏对低温烫伤的认识,并不了解低温烫伤的严重性,在发现身体部位烫伤以后,私自用牙膏等涂抹在烫伤部位,导致烫伤部位创伤面的感染,后期再去就诊,很可能会因为病情延误带来更大伤痛,甚至影响医生对烫伤面病情的正确诊断。”他表示, 当皮肤出现大面积破溃的时候,还是建议积极就诊,由专业的医护人员给予专业治疗。

2021-01-25 医生提醒:如伤情比较严重一定要及时就医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02915.html 1 3 冻伤及低温烫伤较往年明显增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