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替儿还债 支付外来务工人员工资

本报通讯员李 晴

年关将近,被执行人却怎么都联系不上,名下也没有任何财产可供执行。申请执行人陈某十分焦虑:“我的工资还没拿到,这个年可怎么过。”

陈某是河南人。去年3月,他进了一家加工厂上班,主要从事激光切割工作,与厂方约定实行计件工资。不想,工作了几个月,他1分钱也没有拿到。多次讨要工资未果,陈某决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去年8月,他向椒江区人民法院起诉加工厂,经法院主持调解,双方达成协议,加工厂于去年9月30日前支付陈某工资及相应损失15900元。遗憾的是,加工厂并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其后,陈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经核实工商登记信息,法院发现加工厂为个体工商户。根据相关规定,个体工商户的字号为被执行人的,人民法院可以直接执行该字号经营者的财产。在司法实践中,有字号的个体工商户为被执行人的,执行立案部门会将生效法律文书注明的该字号个体工商户经营者一并列为被执行人。因此,法院将加工厂及其经营者赵某一同列为被执行人。

立案后,法院对被执行人发出了执行通知书和财产报告令,但被执行人未在期限内履行义务。承办人许文武经查控发现,加工厂和赵某名下没有任何财产可供执行。“那天申请执行人第一次跟我联系,情绪很激动。这笔执行款对务工人员家庭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数目。”许文武说。

安抚好陈某的情绪后,许文武决定让陈某带路,去赵某家里看看。这一去,许文武虽然没找到赵某,却见到了赵某的父母。“赵某的父母说,之前已经把工钱给儿子,让他支付给工人,没想到他瞒着父母,把这笔钱在外面挥霍了。”许文武说,“当时我随身带着执行通知书、拘留决定书等,我把这些法律文书给他父母看,再跟他们说明利害关系,希望他们能联系上儿子,劝他支付劳动工资。”

一听到拒不执行后果这么严重,赵某的父母急了,当即支付了4700元。第二天下午,赵某的母亲来到法院,将剩余工资全部结清。

2021-01-27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03112.html 1 3 父母替儿还债 支付外来务工人员工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