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徐 平
本报通讯员陈 强
“毕老板,我们来给你拜年啦!”正月初一9时多,天台县城西派出所民警陈英伟和老乡调解团成员一起,来到辖区内的东北饺子馆送福贺新春。
店内,和家人一起正在忙活的毕胜男马上迎了出来。大家有说有笑,拉起家常,并一块贴起了春联。
毕胜男来自东北,在天台创业多年。小伙子很有正义感,去年,有个年轻人因情感纠纷,踹倒了路旁的一排电瓶车,毕胜男停在门口的电瓶车受到损坏,他一边制止一边报警。之后,就电瓶车修理赔偿事项,民警约上老乡调解团,毕胜男对调解结果非常满意。
“这里治安环境比我老家那边好,有什么矛盾纠纷,老乡调解团第一时间上门来。我喜欢留在这里做生意!”毕胜男倾注热情做好特色菜,吸引了许多回头客。他告诉记者,饺子馆已连续3个春节没有打烊,也没有涨价,“我想用这种方式来回报这里的乡亲”。
借助老乡力量化解老乡矛盾,是天台县以“和合善治”构建社会治理新体系的一项特色载体。城西派出所所长胡盖说,他们辖区内有2.6万多新天台人,平时矛盾纠纷不少。这些外地人员来自十几个省份,由于语言、风俗、情感上的差异,经常出现“有理讲不清,案结事不了”的现象。
作为和合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去年,天台县公安部门在前几年推行警调衔接调解室的基础上,运用和合文化的丰富内涵,将热衷治安调解、有一定威望与社会基础的在台人员,以省域为单位,编成一个个老乡调解团,以“老乡劝老乡”的方式,用乡音乡情拉近距离,将情理法融入调解中,最大程度降低矛盾纠纷的复杂化、扩大化。
在推进“和合调解”中,城西派出所先行先试,在接处警中用好钉钉群、微信群,让老乡调解团随时随地可上线参与。疫情期间,该所还聘请了多名律师,让在台人员在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可运用第三方法律援助,依法快速有效解决纠纷。
“除了老乡调解团,我们还组建了老阿姨、老员工等‘五老调解团’,通过有效整合资源,及时化解矛盾,推动多元共治。”胡盖说,推行“和合调解”一年多来,辖区内新天台人人数增加了72.2%,但案件数同比下降25.6%,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