坞根:打造湿地漫生活风情小镇

图为花溪村风景掠影。

本报记者周子凝文/摄

山之坞,水之根,是为坞根。坞根镇三面环山,一面濒临乐清湾,有着绵延的海岸线和绝美的滩涂湿地。

近年来,坞根镇以美丽城镇创建为抓手,坚持文旅融合发展,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挖掘自然人文资源,引进培育精品业态,完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全力打造乐清湾畔的湿地漫生活风情小镇。

现如今,焕然一新的坞根正阔步向前。

立足红色基因,塑造研学品牌

春已到来。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二师烈士陵园内,一片庄严肃穆。站在此处,抬眼望去,坞根镇的景致尽收眼底。

作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二师的诞生地,坞根镇传承着“艰朴勇毅,赤子之心”的红军精神,更是被誉为“东部延安”。

这些年来,该镇立足红色基因,挖掘红色自然人文资源,不断发展红色旅游、研学旅游和乡村旅游。“去年,我们成功获评省旅游风情小镇、省红色旅游教育基地、省首批中小学生研学时间教育基地。”坞根镇副镇长孙灵超介绍,目前,坞根已逐步形成以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二师烈士陵园、纪念馆及红军谷为代表的红色乡村旅游,同时,以“红色研学”为核心,发展了“人文研学”“农业研学”两大研学板块。

孙灵超说,2020年,坞根镇结合当地的特色人文自然资源,打造了35条研学线路主题,共吸引了200余个团队约2.5万名中小学生到此开展研学活动,接受红色文化、农事、民俗等实践教育。

“一次坞根行,一生红军情。来坞根体验红色文化,游客可以感受厚重的红色历史,从而能更好地进行传承和保护。”孙灵超感慨道。

“一村一品”,促进休闲乡旅

2月25日午后,花溪村的村民们趁着春意正浓,围坐在古樟树下拉家常。

“快来快来!免费吃!”不远处,潘道林的手工糕点店门口围了三五个游客,还传来了他爽朗的吆喝声。

“村里的旅游资源不断开发,环境越来越好。我们老百姓也能在家门口做个小生意、赚点钱,一举两得!”谈起花溪村的改变,潘道林笑得合不拢嘴。

漫步在花溪村,一幅幅灰雕生动形象,一幢幢传统建筑遥相呼应,一条条巷陌通道布局整齐。通过挖掘婚俗文化,发展乡村新业态,花溪村正在打造以“爱”为主题,集文化体验、休闲娱乐、艺术创作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乡旅目的地。

“坞根镇各村的旅游资源颇具特色,全镇14个村中,已建成美丽乡村精品村特色村10个,A级以上景区村庄9个。围绕‘一村一主题’,重点打造了‘爱情花溪’‘农耕迴龙’‘芳香洋呈’‘甜蜜下呈’‘古韵白壁’五大乡村旅游品牌。”孙灵超介绍,近年来,该镇还先后举办了“花坞戏剧节”“五一文创周”“金色稻香节”等特色旅游活动,年均吸引游客30万人次。

完善基础设施,补齐民生短板

走在坞根镇街头路,统一美观的房屋立面、干净整洁的街面让人流连忘返。

孙灵超表示,多年来,坞根镇在巩固小城镇综合治理成效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小城镇长效管理机制,积极探索构建具有坞根特色的30分钟镇域、15分钟建成区、15分钟准社区及5分钟邻里(村庄)四级生活圈体系。

目前,该镇正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并对公共设施和绿化进行提升改造,围绕产业提升、设施提升、文化提升、治理提升四个方面,优化旅游服务设施布局,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通过开展美丽庭院屏蔽、‘一米红花’计划等活动,向全镇人民发出‘美丽约定’,让每个村民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中来,让‘草根’理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孙灵超说,今年,坞根将借助重大项目和亮点工程提升城镇能级,加快推进邻里服务中心、旅游集散中心、振兴路西、北延伸工程等建设,补齐民生短板。同时,做好环境综合整治和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作,以创建美丽城镇文旅型样板镇为目标,推进“五个美”“十个一”品质建设,让“山坞花香日落迟”的坞根品牌走得更远。

2021-03-01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05751.html 1 3 坞根:打造湿地漫生活风情小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