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驶入仙居县淡竹乡石盟垟村,微风盈动,微雨初歇,远山云雾缭绕。斜风细雨中,游人落入这片静谧里,随心而往。
坐看云起,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到了现代,这成了人们向往的在山水间走走停停、物我两忘的心境。
在石盟垟村,“坐看云起”是一家小小的民宿,坐落在溪边,像深藏于淡竹的“小家碧玉”。今年年初,它被评为2020年度浙江省银宿。
本报记者陈 婧文/摄
一
推门而入,光线透过雕花的门窗照进来。光和影交织,给人朦胧的不真实感。
民宿主人叫蒋静平。对她来说,“坐看云起”是坚守四年的美好时光,是一种闲适的生活方式,传递着她的生活态度。
蒋静平是一个干练、开朗的70后,介绍起心爱的民宿,她的热情仿佛能扫去所有人的疲惫。“走,我带你上楼看看吧。”
跟随她的脚步上二楼,“千涯滴翠”“佛海梵音”“梨冲夕照”“西罨幽谷”映入眼帘,三楼则是“天书蝌蚪”“风摇春浪”“画屏烟云”。房间风格皆为新中式,细节尽显民宿主人的用心——斑驳的木地板给房间增添了古朴韵味,古色古香的小元素穿插房间各处。虽然每个房间的结构各不相同,但主题类似,都适合体验静坐、养心、品茶、观竹的禅意生活。
推开窗远望,伸手可触的山景、溪景,将“绿”之美发挥到极致,一切都是大自然的馈赠——雨滴落阶前,古琴声穿透窗棂,白墙黛瓦与苍翠相对无言。在这里,可以感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的美妙;可以煮水沏茶,听流水的声响,感受风吹过耳畔的轻柔;可以放下浮华喧嚣,春来漫步花间小径,闲时静听鸟语人声。
二
一家民宿品质如何,客人愿不愿回来住,是很重要的一个评判标准。
“我们的民宿,回头客特别多。”蒋静平自豪地告诉记者,“坐看云起”缺的不是客人,而是房间,“很多客人从杭州、绍兴赶来,有时好几户家庭组团来。但是我们现在只有七个房间,实在住不下,我只能推荐他们入住附近的民宿。”
蒋静平相信,民宿要给远方的客人一个温暖的家,必须成为人们心中理想家园的样子——有一个温馨的院子和一张柔软的床。“民宿主人有多少用心的投入,就能得到客人多少满满的回应。”
“要问我开民宿这些年学到了什么,我觉得自己变成了一个多才多艺的女强人。”除了民宿老板,在客人们眼中,她还是导游和手艺人。
有时,她会带外地的客人去村里寻找古村落,穿过大片竹林,找到一处石头垒砌的原始院落,途中还有机会偶遇林间的小鸟、松鼠,运气好时,脚下还能挖到新鲜的野竹笋;有时,她会邀请古琴爱好者前来抚琴一曲;有时,她会带领客人们体验自己喜爱的敲拓染技艺……
“敲拓染的不可复制性能给体验者带来未知感和新奇感。就算使用同样的工具和相同的手法,敲拓出来的成品也不尽相同。”这是她喜欢上这项冷门技艺的初衷。
和敲拓染一样,做民宿也能遇见许多未知的人和未知的事,因此碰撞出的火花,总能成为她生活中的意外惊喜。
“有时,我也会碰到很难处理的情况。比如,我们村里早晨能听到鸡叫,夏季蚊虫比较多,有的客人住得不舒心,会闹些小情绪。但是,做一行爱一行,我喜欢这个行业,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积极去沟通,努力帮助客人解决难题。”蒋静平说。
三
采访结束已接近中午,蒋静平执意留我们吃中饭。
一份白菜猪肉饺子很快上桌。汤是高汤,混着麻油的清香,还搭配有香菜,和寻常的饺子口味有些不同。“这是我们仙居的特色,赶紧尝尝。”她介绍完,转身返回厨房,边走边说,“你们等等,我再蒸两个包子。自己做的,特别好吃,一定要尝尝。”
这也是蒋静平经营民宿时一贯的待客之道。热情的声音,好像家中长辈招呼吃饭一般,给人十足的亲切感。
饭后,我们距离仿佛又拉近了一些,蒋静平分享了自己对民宿业的一些看法以及未来的打算。
在石盟垟这个小小的村庄里,有70%的家庭是做民宿生意的。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蒋静平没有表露出担忧,反而十分乐观。
“石盟垟村临近神仙居景区,山好、水好、风景好。我们开办民宿,就是为了服务来神仙居游览的游客。既然五湖四海的朋友们都愿意来,我们就要服务好他们,这也是对家乡的一种反哺。现在,除了村民,还有许多人来这里投资办民宿,正说明这个村庄很有市场前景。”
她觉得,当地民宿十分注重个性化发展,“即使整个村都是民宿,每家民宿也是不尽相同的。别的不说,饭菜口味就各有特色”。
蒋静平表示,未来自己依然会坚持做好民宿。“除了已有的特色服务,我还想借着民宿传播仙居的优秀传统文化。我计划在民宿里专门开辟针刺无骨花灯、青梅酒等研学体验区,客人在这里可以吃、可以住、可以玩、可以学。通过短暂的停留,就能感受仙居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