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增“基民”中,90后超一半

业内建议年轻“基民”理性投资

某证券公司客户经理协助90后客户购买基金。

本报记者李寒阳文/摄

近段时间,基金净值大跌的话题频频登上热搜。因权益类基金包括一些明星基金净值波动加剧,不少投资者节前赚取的收益大幅缩水,甚至出现亏损。

跟着去年下半年的基金“热风”,刚毕业不久的小刘将人生第一笔年终奖买入了一支“偏股型”基金,但由于对基金投资了解不足,小刘在第一次风险投资中交了“学费”。

像小刘一样的年轻人有不少,有数据显示,2020年新增“基民”中,90后占据了一半以上。

持续的“基金热”

“A股大盘经过2018年长达一年的调整后,在2019年初做了一个明显的V型反转,再加上券商转型的需要,引导客户投资基金进行资产配置,我们营业部从2019年2月份开始,基金客户开户量明显增加。”浙商证券台州学院路营业部财富管理中心经理陶蹦蹦告诉记者,全民“基金热”从2019年初开始一直持续至今。

“基金广义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设立的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主要包括信托投资基金、公积金、保险基金、退休基金,各种基金会的基金。我们通常所说的基金是一个狭义的概念,主要是指证券投资基金。”陶蹦蹦说。

据统计,截至2020年12月31日,2020年各个类型公募基金合计发行1441只,募集规模31589.07亿元,数量、募集规模均创1998年以来历史新高。

“基民”数量急速增加,“买了哪些基金?”“基金涨还是跌?”“基金该不该买?”等一系列话题也走进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我是办公室里最新的‘基民’,自从买了基金之后,原本的午休时间都被我们用成了‘选基金大会’。”从事销售行业的朱女士笑道,最近无论是见亲戚还是见同事,她的第一句问候总是“最近涨了吗?”。

90后成了“主力军”

虽然在许多证券公司现场交易的客户大多为中老年人,但根据多个券商提供的网开统计数据显示,近两年开户人群中,80%以上都是90后。

“‘基民’年轻化,意味着他们的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掌握的金融知识更多,自我判断的能力也更强。”陶蹦蹦告诉记者,“投资者”年轻化对行业来说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

随着基金投资日益火热,基金从业人员的队伍也在逐渐壮大,许多刚毕业,甚至仍在读的金融学子把基金从业资格纳入了“必考”项。

即将于3月27日进行的新一轮基金从业资格考试从上周开始就启动了报名。但由于报考人数较多,报考第一天就出现热门考区“挤爆”的情况。3月2日下午,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紧急公告称,将新增开放11个考试城市。

基民要加强风险意识

年轻“基民”虽然对金融知识的掌握相对全面,但其投资经验和风险意识普遍较弱,过度激进、盲目自信的情况时有发生。

市民郭先生曾在一款“新能源”基金上尝过甜头,三个月收益率达到30%,这进一步提升了他投资基金的兴趣。“身边同事大多都是刚毕业的小年轻,几乎每个人都买了基金,但收益很不均衡。有的同事翻倍,有的同事跌了70%,这和自身掌握的金融知识有很大的关系。”郭先生表示,加深对基金的了解,对于基金选择、减少“踩雷”都很有帮助。

3月2日,以贵州茅台为代表的基金抱团股继续下挫,导致一批基金净值继续回调。自春节开市以来,不到两周时间,部分基民浮亏就超过15%。

“年轻‘基民’的选择往往偏向于高风险、高收益的基金产品。过于激进的资产配置,也往往让他们无法承受基金的波动。”陶蹦蹦建议,年轻人应该树立理性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选择基金的时候,应对基金公司应该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再择机投资,尽可能长期持有。

2021-03-09 2020年新增“基民”中,90后超一半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06518.html 1 3 业内建议年轻“基民”理性投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