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何 赛
“去北京,穿什么?”这可能是柴芝红生活中,为数不多纠结的时刻。
柴芝红平时喜欢穿红着绿,颜色鲜艳,亦如她的性格——乐观、幽默、爱助人。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后,她翻开衣柜犯了难,最后临时买了一件黑色套装。“代表台州的形象,需要庄重一点。”
作为台州市立医院妇科主任医师,平日里,她是一个做事雷厉风行、“不脆弱”的人。
跨越2000多公里,到四川省峨边彝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支援,她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就完成了当地医院妇科两年的手术量。
遇到地震、泥石流,没告诉家人,还有心情调侃开导众人。
每天上下几百级的台阶,腿疼了也照样蹦跶,回台州后才检查出是膝盖积液。
近日,她从北京领奖回来,立马和“战友”们一起聚餐分享喜悦。九年三次赴西部支援,柴芝红和他们一起,在全国脱贫攻坚战中付出了自己的努力。
“荣誉属于大家,我只是这场全国伟大战争中的普通一员,做了一名党员该做的事情。”她爽朗地说。
“胃疼能忍,病人的伤痛不能忍”
手术室里,一切有条不紊进行着。柴医生主刀的腹腔镜,一台接一台。一天下来,整整做了三台。
“手术全部圆满完成。”病房外,护士们的欢呼声响起。
柴芝红松懈下来,胃疼翻江倒海般涌来。一时间冷汗直流,瘫坐在椅子上。
手术当天早晨,柴芝红胃疼发作,因为峨边医疗条件有限,临时找不到胃药。她喝了点温水,进入了手术室。
“胃疼能忍,病人的伤痛不能忍。”峨边彝族自治县,多崇山峻岭,各个乡镇到县里医院,免不了舟车劳顿,求医之路多有不便。柴芝红一心为了病人早日康复,继续当日安排。“手术中专心了,反而没太多痛感了。”
2018年4月,柴芝红跨越山海,来到四川峨边帮扶。精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理念,给当地带来了“及时雨”。
不到2分钟,切开皮肤取出婴儿,抢救了因阴道大出血而生命攸关的母子二人;顺利抢救宫外孕急性大出血2000ml的患者;夜间紧急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行腹腔镜下卵巢黄体囊肿破裂修补术;为80岁的患者取出放置了50余年的难取的节育环……尤其是腹腔镜及宫腔镜在当地几乎属于空白,不少病人专程前来。
为了不辜负一双双殷切的眼睛,柴芝红自愿加班加点。手机24小时不关机,一个电话就来。无数深夜,她奔跑在下班或者急诊的小道上。
以“女战士”般的斗志,柴芝红在扎根2年余期间,开展手术300多台、门诊4600多人次、诊疗住院病人3000多人,开展腹腔镜及宫腔镜等31项新技术、新项目。
一桩桩紧急、较有难度的手术,一个个仁心医德的故事,深深地感染了当地群众,让柴芝红成了当地人眼中的半个峨边女儿。
“我找柴医生。”成了群众来医院的口头禅。
“希望为当地妇女儿童做点事”
“柴医生总是带来一些新奇好玩的。”峨边县人民医院医生王巧萍笑着评价。 (下转第七版)
(上接第一版)
她指的新奇好玩,是一串突然出现的猪心。
“手术是通过观看投影,二维空间打洞进行的,新手很难分清东南西北。”柴芝红想到了模拟物猪心,要求大家练习空腔镜和腹腔镜的手感,提升精准度。
从摸不着头脑到逐渐熟练,在柴芝红手把手的帮教下,四个“学生”很快练就打结、缝合等技能。
2019年10月23日,峨边县人民医院首次开展了台上全是当地医生的腹腔镜手术,翻开了当地医疗发展的新篇章。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脱贫攻坚中的‘硬骨头’。我希望尽己所能,为患者解除病痛,帮助峨边提升医疗水平,引导群众树立健康意识。”峨边县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和病房加起来只有4名医生,妇科手术一年不到20台……初来乍到,看到当地落后的医疗条件,柴芝红思索良久。
于是,她通过“传帮带”把先进技术留在峨边,让群众足不出县,也能享受到大医院的医疗服务。在她的协助下,儿科门诊、儿科病区、呼吸内科病区、血液透析中心等科室成立了。
为帮助提升群众树立健康意识,她甚至不惜“挑战”当地的风俗习惯。
带活公鸡进产房,寓意母子平安……峨边以前无隔区产房,这样的场景隔三差五就能见到。在她的倡导下,医院领导欣然同意这次“大变革”。柴芝红亲自设计无菌产房,产房、候诊室、宣教处各自独立,极大提升了无菌化水平。
新生儿水上SPA、妇科微创中心 、无痛分娩……逐渐地,一个个新名词,在峨边传开了,并落地成真。
“那是我职业生涯中,最紧张的一次”
3月3日,柴芝红领奖回来不久,一面锦旗送到了市立医院。
椒江前所街道陈女士在宫颈癌放疗后,尿失禁8年余。柴芝红给她做了手术后,尿失禁好了,小便能自控了,陈女士夫妇俩特来感谢。
千里之外的峨边群众,得知柴芝红获奖的事,也纷纷发来微信、短信贺喜。
“恭喜柴医生,然后谢谢柴医生,谢谢你给我带来了小生命,让我免受了很多痛苦……”
两地同情,都因柴芝红,衷心感谢新时代医疗水平进步带来的福祉,重新享受生命的美好。
柴芝红希望将这份民生福祉,同样带给阻隔在崇山峻岭中的群众。帮扶期间,19个乡镇,她一一跑过。和椒江区援助峨边医疗团队以及当地医院开展巡回义诊,为山区的妇女及孕产妇提供“两癌筛查”及免费体检、产检。义诊量5054人次、发放健康教育资料8000余份。
“那是我职业生涯中,最紧张的一次。”回忆起义诊路上,柴芝红没有提到动辄二三小时的路程,陡峭的悬崖,偶遇的泥石流和暴雨,她说了一次手术。
三公斤的瘤子,有一个足球那么大。因为包括子宫、膀胱等部位都要切掉,手术难度极大。“你不知道,那位村民一直以为自己胖,直到做了检查才知道,可见平时都没有这个健康意识。”
这也是她痛心之处。在峨期间,柴芝红发现很多妇女一般情况不看病,到医院看病的时候都是非常紧急及严重的情况,有些甚至威胁到了生命。于是,她带领5个专家团队工作室的专家录制了健康科普宣教的视频,普及健康知识。
竭尽所能,倾尽所有。柴芝红远离家乡,把时间献给了扶贫事业和彝区病人。去年底结束帮扶前,她还资助了当地的两位女学生。
“党和祖国需要,我随时可再出战!”柴芝红说,“唯一牵挂和内疚的是,儿子快高考了,正是‘百日冲刺’的关键时刻,希望这段时间能多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