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朱小兵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抓好农业生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和乡村建设”……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一系列政策举措,绘就了一幅宏大美好的乡村发展蓝图。
连日来,参加审议的我市全国人大代表围绕乡村振兴工作话题开展了热议。代表们认为,随着政府工作报告政策举措的落地实施,我国乡村振兴明日可期,广大农民将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方中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只有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做大产业支撑,才能实现乡村振兴。”全国人大代表、路桥区路南街道方林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方中华通过调研发现,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前台州全市3023个行政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全部已达到10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
“从调研结果看,各级党委政府抓农村发展的力度较大,成效也较为显著。”方中华认为,目前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他建议,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新的发展阶段,我认为加快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正当其时。”
方中华建议,要加强顶层设计,出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纲要》。要明确各级政府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具体政策、投入机制和目标任务,拓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路径,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要强化法治保障,加快出台《乡村振兴促进法》。国家在立法层面明确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乡村振兴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法治保障。要巩固脱贫成果,加快产业振兴实现“输血+造血”。要继续实施产业扶贫政策和做好产业布局规划,有效杜绝规模性返贫。要推进数字赋能,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引导各级政府出台数字乡村建设实施细则,全面加快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
翁丽芬:加强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农村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城乡差距逐步缩小。但农村教育随着时代发展,还是有着很多‘硬伤’。‘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成为了广大农村家长的热切期盼。”全国人大代表、椒江区大陈实验学校校长翁丽芬认为,“十四五”规划提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标志着我国农村教育迈入了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新发展阶段。但通过调研发现,当前农村中小学存在师资配备不均衡、教学点布局不合理、家庭教育的缺位等问题。“面对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现状,要建立健全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均衡配置教育资源,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翁丽芬建议,要整合师资力量,树立全县“一盘棋”思想,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制定优于城区的优秀乡村教师待遇保障政策,积极推进学区制、集团化办学的探索,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培养力度,完善乡村教师考核制度,更大力度使考核奖励对优秀农村学校倾斜。要整合资源合理布局,通过撤并把一些质量差、生源不足的教学点合并到一所中心学校,进一步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改善学校的教学条件和生活设施建设。要挖掘乡村资源优势,发挥特色学校引领作用,按照一校一品要求,积极规划探索错位发展,确立学校办学特色,开发富有当地人文气息的拓展性课程,进一步助推乡村振兴发展。要充分发挥志愿服务队作用,定期为家长开设一些教育课程,提升家长的教育素质,同时组建青年志愿服务队为孩子辅导课程,共同助推乡村教育。
步正合:进一步重视农村养老服务
养老事业事关千家万户。
“由于城市化、计划生育政策以及人口流动等因素的影响,家庭结构逐渐呈现‘小型化’的特点,家庭养老功能正在逐渐减弱,对社会化养老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全国人大代表、东海翔集团有限公司染整厂副厂长步正合认为,当前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城镇老年人的养老机构逐步增加,且硬件设施、软件服务的水平都在提高,但农村养老服务状况却不容乐观,养老服务供需失衡。
步正合通过调研发现,当前农村养老存在农村的失能、留守老人逐渐增加,老人照料和护理难题突出,敬老院等机构和床位数量都较少且功能单一,民营养老机构服务标准不统一、收费不透明等问题。
步正合建议,要加强乡镇区域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与改革。要引入社会资本,实现公办养老机构优先满足特困老人集中供养需求的目标,同时面向社会开展市场化运营,为更多有养老服务需求的农村老人创造养老条件。要充分利用乡镇卫生院的床位条件和医疗技术条件,推进一步扩面建设老年护理院、康复医疗中心、医疗养老综合服务中心等机构,为农村老人提供应急医疗服务。要规范管理现有养老机构,收费实行分级分类公开定价,明确老人与机构的权利义务关系。要统一养老服务的标准,加强对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引导更多农村劳动力从事养老服务工作。要强化对养老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加强对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特别是服务质量实现全方位动态监管,进一步完善养老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服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