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核心价值观·“身边的感动”人物报道之267

“小草”成长记

——记天台县网络志愿者陈秀鸳

“小草”与抗战老兵分享喜悦。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徐 平

约见“小草”,等到见面,已是一周后。她歉然道,这边走访,那边帮扶,有点忙不过来。

她,人如网名,就像普普通通的小草,潜心公益,虽低调、默默无闻,但蕴涵着无尽的正能量。

起初,腼腆的她并不喜欢抛头露面,总是悄悄做公益;慢慢地,她放下顾虑,走上了公益“前台”;如今,她创新方法,全心投入,成长为甘为公益不怕风雨的坚强“小草”。

这个普通的打工人,利用工余时间,13年里,参与助学、扶贫、抗台、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超1万小时,先后和团队一起筹措善款230多万元,为近500多位家庭困难的学子送去了希望。

“小草”,真名叫陈秀鸳,是天台县赤城街道塔后村的一名预备党员,也是当地网络公益组织——红心社的一名志愿者。平时做公益,网友间习惯以网名互称,昵称“小草”都替代了她的真名。她说:“传递温暖和希望,就是我的追求。”

起初,她像“含羞草”,做公益不想被人知道

锻造“梦翅膀”,助力折翼天使飞高远

看着手机端上喀喇昆仑卫国戍边的英雄事迹,“小草”特别牵挂青藏高原上的战士小俞。

小俞家境贫寒,父母双亡。接到大学入取通知书没几天,“小草”团队就给他送来8000元助学金。小俞外出学习时,她又委托异地商会的朋友,不定期送去关爱。大一刚结束,得知小俞欲去西藏当兵,“小草”多方咨询,促成他光荣入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贫困学子也一样。我们的愿望就是帮助他们走出贫困,改变命运,成为社会有用之材。”这些年来,“小草”悉心帮助折翼天使插上“梦翅膀”,飞向理想的彼岸。

“小草”出身农村,家境一般,自小她受母亲乐善好施的影响。起初,性格内向的她,总是悄悄行善。2009年“七夕节”,伙伴们集体上街卖花募集善款。她说:“看到大家为了公益不怕难为情,我也就豁出去了。”自此一发不可止。

“小草”资助贫困学生,从来不是简单地送助学款。对每笔捐助的善款,她用最透明的方式用到最需要的家庭中;对于每一个资助对象,她总是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温暖对方。

一次,“小草”发现有个受资助大学生的QQ头像整天亮着,她便试着与对方拉家常,联系后才知道对方的爷爷和爸爸相隔一个月都去世了。原先就缺母爱的他,受不了打击就整天沉溺游戏排遣心情。她细加宽慰,用心呵护,让对方感受到自己并没被遗忘,几经努力,终于帮助对方走出了情感漩涡。

动态关注,定期回访,“小草”用无私的爱温暖了众多贫寒学子。有5位学子在学有所成后,也加入了公益团队。曾受资助的小王在第一次领到工资的当天,就拿出一笔钱交给“小草”,感恩回报社会。

依靠团队,“小草”在融入大家庭中实现公益愿望

营造“暖心港”,助力蜗居陋室暖而美

贫寒之家,多数孩子的住所破败不堪,且有安全隐患,他们也因此自惭形秽。 (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2017年,给贫困孩子一个温馨房间的构想,在“小草”心中生成。

“我们想通过改变住房环境来重塑他们的自信,让他们心态更积极、更阳光,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小草”的想法很朴素。

春节前夕,“小草”团队来到小丹家家访,小丹姐弟看到陈阿姨来了,彼此拉着手分外亲热。就在3年前,这个不幸的家庭险些再度陷入深渊。小丹的亲戚说:“是小草她们救了姐弟俩!”

高山移民户小丹家在幸福花苑,原本幸福的一家,因父母双双离世陷入困境,姐弟俩与83岁的爷爷相依为命。祸不单行,2018年9月,家中失火,财物俱毁。

正读高三的小丹被彻底击倒,老师非常着急。最为艰难之际,“小草”和团队帮助小丹安顿好爷爷和弟弟,并承诺帮她装修一个新家,小丹的焦虑慢慢平复。

“小草”向有关部门申请了5000元修缮费用,但缺口很大。她依靠团队力量,同时发动爱心人士参与。短时间内,就筹到近万元资金,更有人无偿捐助地砖、窗帘、油漆、棉被、煤气灶等。团队的力量,帮助“小草”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她把装修当作自家活一般,自己担沙、搅拌、粉刷墙壁,尽可能减少支出。”团队成员陈贤社看在眼中,深为感动。

当年春节前两天,新房装修竣工,现场热泪和欢笑相和飞。小丹也不负众望,次年以610分成绩考入心仪的大学。

3年多来,“小草”和团队已先后帮助24户家庭建起了温暖的港湾,学子们将战胜困难倍增的信心,化为了学业精进的动力。她说,现在我希望大家知道我在做公益,这样有爱心的人士就会主动联系我。“做公益靠大家,人多力量大,否则我的构想难以实现。”

“小草”成“劲草”,她总想着尽己所能多做公益

打造“连心桥”,助力贫寒之家谋出路

一晃,“小草”已陪伴小杨走过了10多个年头,如今小杨已是一名大学生。放寒假前,小杨流露出到厂里打“假期工”的愿望。小姑娘勤工俭学,“小草”喜在心头,她张罗开了。

其实,“小草”只是企业里的一名女电工,手头资源并不多,找了多家企业,都因春节停工而受挫。她又通过朋友找到商场,终于为小杨找到了月薪4000元的心仪岗位。

事情办成,“小草”比啥都高兴。她说,纯粹物质资助不是我们的初衷,我们鼓励年轻人通过劳动改变命运,去争取美好的生活。

这几年,“小草”既做“人力中介”,又做农副产品“经纪人”,忙得不亦乐乎。她丈夫鲁杰也在企业上班,平日里工作较忙。面对妻子的内疚,这个忠厚的男人却说,我就喜欢她的热心肠,其他我都没意见,她就是自己的时间太少了。

这个阶段,“小草”忙着卖菜籽油。一次,在走访贫困生时,偶遇一对老年夫妇,老两口平时靠种点油菜补贴家用,每年要榨四五百斤油。得知销路不畅,“小草”就客串起推销员,包销所有油料,一卖就是3年。

前阶段,南屏乡有个姜农因找不到买家,成批生姜面临腐烂。“小草”帮助对接周边县市公益团队中的企业家,当卖难的“瞌睡”遇到了需求的“枕头”,不止那姜农手头的近2吨姜脱销,还带动了周边姜农的销售。现在,供求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小草”团队还发挥网络力量,帮助群众售卖红心李、砂糖橘等。

与“小草”交谈,她觉得自己年复一年做的事,并无特别之处。交谈间,她的电话比较多,多为公益活动的安排。

她笑笑说,自从上了公益这辆车,我就再也停不下来了。

2021-03-14 ——记天台县网络志愿者陈秀鸳 彰显核心价值观·“身边的感动”人物报道之267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06940.html 1 3 “小草”成长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