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周子凝
3月10日,朝阳洒在临海羊岩山山头,采茶工们忙碌的身影在此穿梭,羊岩茶今年的第一批新茶就此开摘。
“由于羊岩山海拔较高,温度低,采茶期会晚一点。每年的3月中旬至5月初,公司会派遣2000余名采茶工进行手工采摘,刚摘的第一批新茶已进入流水线了。”临海市羊岩茶厂副厂长朱青松说,茶厂去年年产量370吨,核心产区面积近万亩,旗下共有包括羊岩勾青等在内的五种产品。
“羊岩勾青自问世以来,因其色泽绿润,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香,赢得了全国各地消费者的喜爱。”朱青松说,茶的品质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为此,他们专门建立了“羊岩山”牌茶叶治理安全保障体系,创新茶叶科学管理新技艺,建立完备的职工岗位责任制,规范产销全程,并对各个工序详细记录,确保产品可追溯性。同时,实施应急响应及产品召回程序,对各项治理实施有效控制。
此外,他们还设立了一个评茶园,有专业的评茶师对茶的品质进行品评、定档,这也是羊岩茶出厂前最主要的步骤。
“羊岩茶加工独特,水分掌握得当,且不经过特殊措施,我们的小包装产品,自然贮藏1年半,品质仍然不会改变。”朱青松说,进入采茶高峰期后,公司两条机械化流水线将24小时不停歇,开足马力,可日产2000斤茶叶,以满足消费市场。
同样涉足健康产业,浙江禾田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去年在天台县市场监管局的指导帮扶下,成为该县首家通过食品生产许可认证的黄精生产企业。
“黄精作为‘天台三宝’之一,具有独特的食用口感和天然药理特性。”该公司总经理陈碧玲介绍,公司以黄精养生配方与古法密炼为基础,坚持最传统的竹笼蒸、日光晒的古法炮制工艺,并与江南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大专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在产品研发及生产的每一环节上精益求精,确保产品的天然性和食品的安全性。
陈碧玲说,为了帮助公司通过食品生产许可认证核查,当地相关部门成立地产食品转型升级帮扶专班,对生产场所、设备布局、试制样品的过程和成品检测等方面进行分类指导,并对生产场所、设备设施、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人员管理、管理制度等进行严格要求。
对于今后的黄精食品产业化生产,陈碧玲表示,公司将不断规范黄精生产体系,提高产品质量,擦亮天台黄精这一地产食品原料底色,讲好天台黄精故事,引领地产食品行业发展,打造天台大健康经济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