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是我省党的历史上为革命壮烈牺牲的省委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记者走进刘英烈士亲属陈曾豹家,一起感受烈士家书背后的革命情怀——

“刘英家书”背后的精神传承

学党史 明初心 开新局

陈曾豹老人在介绍60年前创作的《党的战士刘英同志》国画作品。

刘英烈士家书(影印件)。

本报记者徐 平文/摄

最近,记者通过各种途径寻找烈士家书,期待通过了解烈士家书背后的故事,感受革命战争年代年轻共产党人在“追梦”的道路上,对信仰的不懈追求和不惧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在得知天台籍画家陈曾豹保存有省委原书记刘英烈士家书的消息后,4月底,记者找到天台县赤城街道劳动路旁的陈曾豹老人家,与老人一起缅怀烈士事迹,感受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并从中接受生动的理想信念教育。

“小时候,我经常听父母讲述小姨丈一家的革命故事”

陈曾豹老人是天台知名画家,今年虽已83岁高龄,但依然耳聪目明。聊起刘英烈士,陈曾豹说:“刘英烈士是我的小姨丈,他牺牲那年我还只有4岁,我没有见过他本人,他的很多事迹我是通过父母、小姨了解到的。因为小姨丈也会画画,所以我年轻时对他的事迹特别感兴趣。”

这么多年来,陈曾豹不大跟人提及刘英烈士。作为烈士的亲属,大家有个不约而同的想法,就是不能拿革命烈士作招牌。他说:“以前我从不轻易拿出来讲,现在年事已高,我觉得有必要让更多人知道烈士最可爱的一面。”

陈曾豹的小姨叫丁魁梅,家在天台县坑边村,毕业于杭州师范女校。全面抗战爆发后,她回到家乡参加抗日后援会与民众抗日救国团,从事救亡活动。1938年2月,丁魁梅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共台州特委妇女部长、中共浙江省委妇委委员兼任省委机要秘书。

小时候的陈曾豹偶尔听父母讲起丁魁梅与刘英的革命故事。因为父亲遭到反动政府迫害,他的少年时代并不在天台,一家人颠沛流离,所以对小姨丈的故事知道的不多。

原来,陈曾豹的父亲是现代进步画家陈月舟,曾在厦门大学、中央大学和南京中国科学社供职,与徐悲鸿共事过。1938年,上海、南京相继沦陷,陈月舟回到故乡天台执教,开始投身到进步运动中,并被选为抗日自卫委员会宣传队队长,积极配合地下党和战时政治工作队从事抗日宣传工作。他的母亲丁紫梅曾是当地有名的进步学生,年长堂妹丁魁梅10岁,对堂妹走上革命之路有着一定的影响。

陈曾豹老人说,那时他父亲的影响比较大,引起了反动政府的关注,最后全家被驱逐。上小学时,他父亲两次被学校解雇,一家人背井离乡,被迫踏上了前往江西的谋生之路。

“如果不是当时拍了照片,可能就见不到这份家书的手迹了”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因喜欢画画,就从南昌赶到杭州,想去报考浙江美院,当时小姨家在杭州断桥附近,我就住在小姨家。”陈老的思绪飞到了20出头时的青葱岁月。

在小姨家,陈曾豹听到了许多刘英的故事,这越发激发了他想深入了解烈士事迹的念头。建国初期,能找到的刘英烈士信息并不多,陈曾豹此前只在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看到过相关的介绍。

“我想更多地了解,其实我是很想用画作来表达自己对小姨丈的崇敬之情。”知道了外甥的想法,丁魁梅将珍藏多年的资料及家书交给陈曾豹阅读。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23岁的丁魁梅与刚过而立之年的刘英结成了伴侣。在中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写的《刘英纪念文集》中,其中有一篇《给岳母及诸兄的信》,这封信就写于刘英和丁魁梅举办结婚典礼当天,后托地下党同志由温州送至天台县坑边村。

陈曾豹老人从画室抽屉里取出已珍藏了近60年的影印件,这是一件刘英与丁魁梅结婚当天写的家书——

敬爱的母亲并转诸兄:

我俩蒙陈怀宽、杨超两先生之介绍,并征得双方家长的同意,谨于中华民国廿八年十月十六日在温州敝舍举行结婚典礼,时值国难,一切从简。

我俩从此结合,定能本着互尊、互勉、互谅、互助之精神,结成牢不可破的终身伴侣,为抗战建国伟业共同努力。谨此奉告,敬请福安!并祝合家健康!

儿:林远志丁魁梅

廿八年十月十六日

(注:林远志系刘英化名)

这封写于结婚典礼当天的信件,字短情长,透着浓浓的家国情怀,可以看到这对革命伴侣坚贞的爱情,以及为革命事业敢于付出生命的决心与勇气。陈曾豹看后备感震撼。

在征得小姨同意后,陈曾豹用一个35mm的小型相机把信件拍了下来。他说,谁也没想到,这封珍贵的信件在“文革”中被查抄,现能看到的只有这影印件。

陈曾豹讲述了一件不为人知的事:“信上讲的结婚典礼是在1939年10月16日,小姨告诉他,两人要结婚的消息,小姨丈在1939年7月浙江‘一大’召开时就已向组织作了报告。”

婚礼简办后的第二天,刘英就率领浙江代表团前往参加党的“七大”。陈曾豹说,对应这封家书,更能看出刘英烈士的崇高品格和精神风范。

“小姨丈的革命精神,鼓舞着我克服一切困难”

随着掌握的素材越来越多,刘英烈士在陈曾豹心中的形象越发丰满起来。陈曾豹那时仅20多岁,迫切想创作一幅刘英画像。他把想法与构思告诉了小姨,小姨很是认可。

不久,陈曾豹由江西迁回天台。在电影院工作期间,他将打了多时的刘英烈士人物肖像腹稿,变成了多幅作品。其中一幅长98厘米、宽69厘米的《党的战士刘英同志》国画作品,他最为喜欢。

正好浙江省首届肖像画展在杭州红太阳展览馆举办,陈曾豹带去的这幅作品顺利入选。展览期间,他陪小姨前去观展。他说:“在我的作品前,小姨静默许久,最后对我说,‘画得蛮好,蛮好!真像’。”

画作呈现的是1934年春刘英任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政治部主任时的场景,画中的刘英一身戎装,英姿飒爽,右手打着绷带,左手拿着笔和笔记本。

陈曾豹解释道,先遣队在安徽遭到数倍于己的敌军围攻,小姨丈的右前臂被开花弹打穿,腕骨粉碎性骨折,桡动脉破裂。在没有麻醉药的情况下,小姨丈忍着剧痛配合医生完成手术。由于右手伤势重,小姨丈就用左手学习写字、拿枪。

记者仔细看那画作,发现画中的刘英左手夹的是一支红蓝两色笔。陈曾豹说,这也是有典故的。“小姨告诉我,时刻想着革命工作的小姨丈也懂画画,他曾为小姨画过一张金鱼水里游的彩图,寓意只有做好群众工作,党的活动才能如鱼得水。”小姨的话让陈曾豹感触很深,他不断加入真实的元素,终于画出了革命英雄的神韵。

这幅画现在就挂在陈家进门处,它融入了陈曾豹一片深情,现在被陈家当成了传家宝。

陈曾豹也因为小姨丈的影响,培养了历尽艰辛而不挫的品质。在江西读初中时,父亲要他学医,他执著于绘画,而当他随姐姐赶到武汉美专时,却已停办。转而改读南昌师范,当了一名老师。几年后,他来到杭州,浙江美院告诉他只从自己办的美院附中的学生中选拔。

回到天台后,陈曾豹到专业院校学习的梦想一直没丢。52岁那年,他终于实现了到中国美院进修的愿望;77岁那年,他又来到人民大学美术学院研修。

如今,陈曾豹年事已高,前几年还得过脑梗,但一康复,他就又投入到收集、整理革命资料和自己情衷的绘画创作中。

2021-05-09 学党史 明初心 开新局 刘英是我省党的历史上为革命壮烈牺牲的省委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记者走进刘英烈士亲属陈曾豹家,一起感受烈士家书背后的革命情怀——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12285.html 1 3 “刘英家书”背后的精神传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