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鸣谦:作诗写字画画,不过都是性情

本报记者包建永

4月19日至5月20日,郑鸣谦诗文书画展在天台县文化馆展厅举行。

这是万卷谱局负责人郑鸣谦艺术才华的一次集中展现。他是文化商人,虽然是80后,但很喜欢传统文化,诗写格律,字用毛笔,画是水墨。这次展览,他的诗歌,我们读到了;他的书法,我们看到了;他的国画,我们欣赏了。

艺术家常说,艺术创作,需要灵感。在郑鸣谦身上,艺术的天分,似乎比灵感更重要,更突出。写诗、书法、画画,他都是自学成才。读他诗文集《风雅附庸》里的200多首格律诗,清新自然,不减唐人风致。“飘零一叶海风秋,宿鸟惊呼雨未收。怀抱初心天浩荡,浮云似我共悠悠。”“呕心何苦著诗篇?不作新民不佛仙。葆我自家真面目,茫茫人海昧酸甜。”“我忧阙下,一棹江湖。如云在水,随意自如。”这些诗篇兼具形式美和思想美。

郑鸣谦的书法,纵横捭阖,恣意汪洋。他不固学某一家,而是取百家之长,为我所用。“熟碑不摹,熟帖不临,只是随时取阅。尤是经典之作,如赴宴之正装,虽美,不如便装之轻松自在。便装者,传统士人之手札、题跋、稿本耶,我之取法矣。”“笔画方圆,互参乃妙,讲究外圆内方。如楷书以方笔为主,行草以圆笔为帅,或方或圆,当以尽字之真态,以得笔之体势耳。”看他的书论,大有指点江山、睥睨天下之概。体现在书法作品上,不畏不惧,无一丝卑弱之气。

郑鸣谦的天分,在画画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他是从2020年年初开始学画的,满打满算,至今还不到一年半时间,但他的画作,已经公开展览了。这个速度,不得不让人叹服。他在《学画笔记》中如此回顾,“庚子(2020年)正月十四”开始学画,17天后,“已豁入画境”。20天后,他明白一个道理,“故知绘事与学问相通,在明理,贵心悟神游,得其笔法,万不可先拘造形结构,入邯郸魔障”。前后不过20天工夫,“写兰写竹,至于梅、菊、荷花、芭蕉诸类,皆目遇手挥,二三过即初解笔意。兼览山水……至于草木虫鱼诸点景,稍假时日即可得其仿佛”。进步神速,常人难以企及。

读他的画论,起点高远,着意精神,表现自我。“观古今名大家笔,常有一种雄伟沉着之气在笔墨外,而无纤谨迹象。书画有民族性,无时代性,盖时代所易形貌皮相,而士夫之精神千古不移。”“汤垕说看画好像看美人,不能看外表的漂亮,要看它外表之外的风骨。”“拟将黄宾虹笔法,用于吴冠中取象,熔铸新我。”

他的画作,立意在先,有着自己独特的解读。有一幅(见左图),两只水鸟,立于水中两根木桩上;咫尺距离,相背而立,一个看东,一个看西。你以为他们吵嘴了,其实不是,郑鸣谦要告诉你的是,他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陪伴。另一幅《天际证明月,归帆过碧山》,山峡对峙,远帆隐隐而来,此舟缓缓将去。他说,这是一张人才流通图,外地的可进来,本地的可出去,山水迢迢,有容乃大。这是一个人的气度,也是一个地方的气象。

郑鸣谦不以诗书画为生,游艺其间,不过都是性情。他以深厚的才学打通诗书画,新作不断,成绩不俗,令人刮目相看。杨廉素、陈硕、谢权熠、孙新龙、胡明刚等艺术家专门作文或题字,祝贺他展览开幕。

“我怀逸致千山外,但听松风不羡仙。”郑鸣谦正沉浸在艺术创作的快乐之中,至于最终能取得多大的成就,那就让时间去考验和检验吧。

2021-05-11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12447.html 1 3 郑鸣谦:作诗写字画画,不过都是性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