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格的要求、最扎实的举措抓牢水利安全生产,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安全生产工作和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任务,为平安护航建党百年、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提供坚实的水利安全保障。
一、居安思危,警钟长鸣,牢牢扛住安全政治责任
进一步完善水利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法治体系、风险防控体系、教育培训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全面推进水利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创新,为水利跨越发展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一是落实党政领导责任。推动各级领导干部真正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领导班子“关键少数”作用,带头抓研究部署、抓工作协调、抓督导检查,切实拧紧“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链条。
二是抓实行业监管责任。严格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扎实抓好水利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决消除盲区、堵塞漏洞,履行好“水利行业强监管”责任。
三是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对水利项目建设施工单位的督促指导和压力传导,推动企业树牢安全生产责任主体意识,强化项目法人负责制落实,层层签订责任书,建立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隐患自查整改闭环管理机制,督促做到“安全责任、安全管理、安全投入、安全培训、应急救援”“五到位”。
四是严肃追究事故责任。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隐患排查治理、事故调查处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保证各项工作有法可依,坚持问题导向,严肃追责问责。
二、未雨绸缪,严防严控,夯实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一是在风险防控上“抓重点”、不走过场。今年是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攻坚年,将继续突出对重点水利工程、水库山塘除险加固、河道疏浚工程、农村小水电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督检查,强化对水利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高边坡、深基坑、脚手架、高支模、爆破作业等)的管控,形成高压严管态势。
二是在安全检查上“全覆盖”、不留死角。全市已启动水利建设施工领域安全风险普查专项工作,要求全面摸清水利在建项目底数,列出普查清单,确保无一遗漏;同时,组织建设施工企业将在建项目信息、风险类型、风险点等录入普查平台,建立“常普常新”工作机制,提升安全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是在隐患整改上“零容忍”、不存侥幸。按照综合监管、专业监管、属地监管的原则,深入开展水利工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全面掌握风险源、风险点、危险源和事故隐患的种类、数量、状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建立“编号登记、限期整改、跟踪督查、复查销号”的动态管理制度,督促限时整改、彻底整改。
三、常态长效,数字赋能,全面提升安全监管能力
一是加强制度化建设。以安全台账作为表达形式,建立科学系统的安全责任制度,全面推行安全生产管理定性及定量评价、企业风险主动报告、培训、应急救援、考核及奖惩等制度,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二是加强常态化监管。在日常监督检查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安全检查,加强对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建设合同履约、水利工程违法串标挂靠等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督促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监督水利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经费使用占比情况,核实现场各类安全防护设施。
三是加强标准化创建。要继续深入推进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督促项目建设施工单位夯实管理基础,提高设备本质安全程度,强化人员安全意识,实现管理标准化、现场标准化和操作标准化。
四是加强信息化支撑。深入应用水利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全市在建、已建水利工程安全检查、隐患、危险源、事故的动态监管;强化安全感知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在建重点水利工程视频监控系统接入台州市“智慧水务”平台和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平台,加强对水利在建项目安全生产的实时监管,随时检测施工工人的危险行为及不规范着装等,依靠科技信息提高水利安全生产的专业化、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