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颜敏丹 通讯员陈建明 刘竹柯君)“没想到效果这么好,看来咱们这个路子可行!”7月26日,注视着台州市产权交易网络竞价平台网,台州市某公司40%的股权从起始价1400多万元一路飙升,最终以2995.56万元成交,玉环市人民法院执行实施科科长沈贤忠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第一时间和同事分享了这个消息。
沈贤忠的激动,来源于该笔拍卖股权的特殊性,它原先是涉黑案件被告人郑某的股权。2018年,玉环市人民法院审理了由最高检、公安部联合督办的郑某等28名被告人涉黑一案。郑某被判处有期徒刑25年,剥夺政治权利4年,并处罚金71.2万元,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其余27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1年至13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金额不等的罚金。
该案二审维持原判后,总额高达2.65亿元的财产刑执行被提上日程,沈贤忠被任命为财产处置执行专案小组的负责人之一。经过一年半的努力,该案财产刑执行告一段落。执行到位的财产里,既有1800万元现金,也有前期流拍的11处房产及13宗公司股权。现金直接上缴国库,但房产和股权并不好处理,在前期房产的拍卖中,流拍情况普遍、资产贬值。
为此,法院与财政局达成共识,由玉环市国有资产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投公司)对房产和股权予以接收,依托其专业化的资产管理,减少相关财产在“执行空档期”的流失和贬值。
“将房产和股权交由专业机构进行管理,这做法走在全省前列,我们认为‘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出财产的作用,维护国家利益。”沈贤忠说。
去年11月,该法院向国投公司递交财产处置清单;今年3月,依法裁定涉黑股权移交国投公司接收,并完成股权转移登记及法定代表人变更。
但移交财产并不等于移交责任。为最大程度争取企业配合支持,执行干警与企业实际管理人开展座谈,宣传相关政策、规定,解疑答惑,鼓励企业继续正常经营。同时,法院坚持黑恶势力刑事案件涉案财物处置与保护涉案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并重,准确区分企业的合法股权和涉黑股权,确保执行过程不影响企业正常经营。
正是有了前期细致的工作,此次股权拍卖才能如此顺利,并以高达108.23%的溢价率成交,为全省乃至全国探索出一条涉黑股权拍卖的“新路子”。